題祕書王迪城北池亭
子喬來魏闕,明主賜衣簪。
從宦辭人事,同塵即道心。
還追大隱跡,寄此鳳城陰。
昨夜新煙雨,池臺清且深。
伏泉通粉壁,迸筍出花林。
晚沐常多暇,春醪時獨斟。
西南漢宮月,復對綠窗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子喬:人名,即王迪。
- 魏闕:古代宮門外的闕門,代指朝廷。
- 明主:賢明的君主。
- 賜衣簪:賜予官服和髮簪,指授予官職。
- 從宦:做官。
- 辭人事:遠離世俗紛擾。
- 同塵:與塵世同流,指隱居。
- 道心:修道之心。
- 大隱:指隱居於市井的高人。
- 鳳城:指京城。
- 煙雨:細雨和煙霧。
- 池臺:池邊的亭臺。
- 伏泉:潛藏的泉水。
- 粉壁:白色的牆壁。
- 迸筍:新生的竹筍。
- 晚沐:晚間的沐浴。
- 春醪:春天的美酒。
- 獨斟:獨自飲酒。
- 漢宮月:指宮中的月亮。
- 綠窗琴:綠窗下的琴聲。
翻譯
王迪來到朝廷,賢明的君主賜予他官職。他做官後遠離了世俗的紛擾,與塵世同流卻懷有修道之心。他追尋着隱居高人的足跡,寄居在這京城的陰涼之處。昨夜新下的煙雨,使得池邊的亭臺顯得清新而深邃。潛藏的泉水通向白色的牆壁,新生的竹筍從花林中冒出。晚間沐浴後常有閒暇,春天的美酒時常獨自品味。西南方向宮中的月亮,再次對着綠窗下的琴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王迪在京城北池亭的隱居生活,通過細膩的自然景物描寫,展現了其超脫世俗、追求心靈寧靜的情懷。詩中「伏泉通粉壁,迸筍出花林」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清新脫俗的園林景象,而「晚沐常多暇,春醪時獨斟」則表達了王迪閒適自在的生活狀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