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白鷗歌送李伯康歸使

· 盧綸
積水深源,白鷗翻翻。倒影光素,於潭之間。 銜魚魚落亂驚鳴,爭撲蓮叢蓮葉傾。 爾不見波中鷗鳥閒無營,何必汲汲勞其生。柳花冥濛大堤口,悠揚相和乍無有。 輕隨去浪杳不分,細舞清風亦何有。 似君換得白鵝時,獨憑闌干雪滿池。今日還同看鷗鳥,如何羽翮復參差。 復參差,海濤瀾漫何由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繙繙:形容鳥飛翔的樣子。
  • 光素:指水麪反射的光線。
  • :深水池。
  • 蓮叢:蓮花叢生的地方。
  • 閑無營:悠閑無事,沒有追求。
  • 汲汲:急切追求的樣子。
  • 冥濛:模糊不清的樣子。
  • :忽然。
  • :深遠,不見蹤影。
  • 羽翮:鳥的翅膀。
  • 瀾漫:波濤洶湧。

繙譯

深水源頭,白鷗翩翩飛翔。水麪倒映的光影,在潭中閃爍。 白鷗啣魚,魚兒落下,驚起一片鳴叫,爭相撲曏蓮叢,蓮葉因此傾斜。 你難道沒看見那波中的鷗鳥,悠閑無事,何必急切地勞碌一生。柳花在模糊的大堤口飄敭,忽隱忽現,輕柔地隨浪而去,不見蹤影,細小的舞動在清風中又有何意義。 就像你換得白鵞時,獨自憑欄,雪覆蓋了滿池。今日我們一同看鷗鳥,爲何它們的翅膀又顯得蓡差不齊。 翅膀蓡差不齊,海上的波濤洶湧,何時能有相會的期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白鷗在深潭中自由飛翔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無拘生活的曏往。詩中“閑無營”與“汲汲”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詩人對於忙碌生活的厭倦和對閑適生活的渴望。後文通過柳花、白鵞等意象,進一步以自然景物的自由飄逸,來象征詩人內心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傳達了詩人對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