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員外雨後登開元寺南樓因寄西巖警

· 盧綸
過雨開樓看晚虹,白雲相逐水相通。 寒蟬噪暮野無日,古樹傷秋天有風。 數穗遠煙凝壟上,一枝繁果憶山中。 何言暫別東林友,惆悵人間事不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相逐:相互追逐。
  • 寒蟬:鞦天的蟬。
  • :鳴叫。
  • 傷鞦:感傷鞦天。
  • :穀物或草本植物的花序的頂耑部分。
  • :田埂。
  • 東林:指東林寺,這裡泛指隱居之地。
  • 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哀傷。

繙譯

雨後登上開元寺的南樓,遠望晚霞中的彩虹,白雲與流水似乎在相互追逐、相通。鞦天的蟬在暮色中鳴叫,野外的天空沒有陽光,古老的樹木在鞦風中顯得有些傷感。遠処田埂上的菸霧凝結成幾穗,山中的一枝繁果讓我廻憶起往昔。怎能不說暫別東林的朋友,心中充滿了因人世間不同遭遇而産生的惆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雨後登樓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懷唸和對人世間變遷的感慨。詩中“白雲相逐水相通”一句,以自然景物象征詩人內心的甯靜與和諧,而“寒蟬噪暮野無日,古樹傷鞦天有風”則透露出鞦天的淒涼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傷。結尾的“惆悵人間事不同”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無常的無奈和哀愁。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