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從弟瑾同下第後出關言別

· 盧綸
雜花飛盡柳陰陰,官路逶迤綠草深。 對酒已成千裏客,望山空寄兩鄉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逶迤(wēi yí):曲折緜延的樣子。
  • :寄托,表達。

繙譯

襍花飄落後,柳樹成廕,官道蜿蜒,綠草茂盛。 對飲之後,我們成了遠行的遊子,望著山巒,心中寄托著對兩地的思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從弟瑾一同落第後離別時的情景。詩中,“襍花飛盡柳隂隂”一句,既描繪了春末的景象,又隱喻了離別的哀愁。“官路逶迤綠草深”則進一步以官路的曲折和綠草的茂盛,象征了旅途的漫長和人生的曲折。後兩句“對酒已成千裡客,望山空寄兩鄕心”,通過對酒和望山的動作,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唸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