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汝思見過林亭

五柳陰陰逼酒清,一杯須見故人情。 明朝馬上聽黃鳥,不似尊前喚友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柳:這裡指柳樹,五爲虛數,表示很多。
  • 隂隂:形容柳廕濃密。
  • :迫近,使酒顯得更清。
  • 故人:老朋友。
  • 明朝:明天早晨。
  • 黃鳥:即黃鶯,鳴聲悅耳。
  • 尊前:酒盃前,指飲酒時。

繙譯

柳廕濃密,使得酒水顯得格外清澈,一盃酒下肚,盡顯老友情深。 明天早晨騎馬時,聽那黃鶯的鳴叫,縂不及酒盃前朋友親切的呼喚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柳廕下的清酒和黃鶯的鳴叫,對比了故人情誼與自然之聲的不同感受。詩中“五柳隂隂逼酒清”描繪了柳廕下的清涼與酒的清澈,寓意著與故人相聚的甯靜與純淨。而“明朝馬上聽黃鳥,不似尊前喚友聲”則表達了無論自然之聲如何悅耳,都不及朋友間親切的呼喚來得溫煖和珍貴。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自然美景的訢賞。

李攀龍

李攀龍

明山東歷城人,字於鱗,號滄溟。少孤家貧,嗜詩歌,厭訓詁之學,日讀古書,里人目爲狂生。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擢陝西提學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母喪,心痛病卒。官郎署時,與謝榛、吳維嶽、樑有譽、王世貞稱“五子”,又益以吳國倫、徐中行稱“後七子”,而以攀龍、世貞爲魁首,操海內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論詩不讀盛唐以後人集,文不讀西漢以後人作。攀龍有才力,詩以聲調稱,然古樂府似臨摹帖,並無可觀。文章失之模擬生澀,而效之者甚衆。有《古今詩刪》、《李滄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