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蘇安道赴祝冬官惟貞館

· 沈周
江程何悠悠,汎汎江上舟。 載彼圖與書,言往海上游。 東海有君子,孝友天德優。 好爵弗久縻,屺岵重遠遊。 歸來壽春酒,酒影照白頭。 怡怡家庭間,和氣聞遠州。 之子固欣從,芝蘭味相投。 匪特自假益,尚應童蒙求。 春風動花柳,弦誦溪堂幽。 可睇不可即,含情渺長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汎汎(fàn fàn):形容船隻在水面上輕輕漂浮的樣子。
  • 屺岵(qǐ hù):古代傳說中的山名,比喻遠離家鄉。
  • (dì):看,望。

翻譯

江上的旅程多麼悠長,船隻在江面上輕輕漂浮。帶着圖畫和書籍,前往海上的旅行。東海有一位君子,他的孝道和友愛如同天賜的德行一樣優秀。他不願長久地束縛於官職,再次遠離家鄉,前往遙遠的山川。歸來時,用春天的酒慶祝,酒影映照着白髮。在家庭中愉快地相處,和氣的聲音傳遍遠方的州縣。這位子固欣然跟隨,如同芝蘭一樣氣味相投。不僅自己受益,還應該教導那些初學者。春風吹動花柳,溪堂中傳來誦讀的聲音,幽靜而深遠。可以遠遠地望見,卻無法接近,含情脈脈地望着遙遠的長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蘇安道前往東海的情景,通過對江上旅程的描寫,展現了旅途的寧靜與悠長。詩中讚美了蘇安道的孝友美德,以及他不願被官職束縛,選擇遠遊的自由精神。詩的後半部分,通過春風、花柳、誦讀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和煦而充滿學問氣息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學問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雅緻的生活態度和追求。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