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之寫六十小像
王生見我精神熟,照寫今吾瘦於竹。
問年初及六十人,饗世渾無半分福。
一味耽農百不便,門前湖水漲低田。
飢來讀書不當飯,靜裏安心惟信天。
風茆雨壁溪堂破,貧賤生成今老大。
隱服還勞郡守遺,私篇或辱尚書和。
草木當衰不復真,紙間座上兩浮塵。
是非非是都休辯,聊記明時無用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饗世:享受世間。
- 耽農:沉迷於農事。
- 風茆雨壁:形容房屋破舊,風雨侵襲。
- 草木當衰:草木到了衰敗的時候。
- 浮塵:塵埃,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翻譯
王生見到我,覺得我的精神狀態很熟悉,他畫的我現在的樣子比竹子還要瘦。他問我年齡,我告訴他已經六十歲了,但我享受的生活卻沒有什麼福分。我一直沉迷於農事,生活十分不便,門前的湖水漲滿了低田。飢餓時讀書並不能當作飯吃,我靜靜地安心,只相信天命。風雨侵襲着破舊的牆壁,我貧賤的生活一直持續到現在。雖然穿着簡陋,但仍有郡守來訪,私下的詩篇也得到了尚書的和詩。草木到了衰敗的時候就不再真實,紙上的畫像和座上的我,都不過是兩粒塵埃。是是非非我都懶得去辯解,只是隨便記錄一下這個時代無用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自畫像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作者沈周晚年的生活狀態和心境。詩中,「照寫今吾瘦於竹」一句,既形象地描繪了自己的消瘦,也隱喻了生活的艱辛。後文通過對農事、讀書、貧賤生活的描寫,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安於現狀的態度。最後,「是非非是都休辯,聊記明時無用人」則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的超然和自我定位的清晰,體現了一種超脫世俗、自得其樂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