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蟶
海戶求鮮食,填筐管族繁。
杴泥深詣窟,緣殼暗尋門。
撱玉容生擿,凝酥怯過燔。
著姜相打合,漬酒與溫存。
角聳蠻娃髻,纑纏拙婦魂。
味饕人口腹,菑累爾兒孫。
比類憐吹呴,含津憶吐吞。
庭霜委故蛻,沙雨沒虛痕。
薦爽山杯後,休將蠣蛤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蟶(chēng):一種海洋貝類,俗稱“蟶子”。
- 海戶:指海邊的人家。
- 杴(xiān):一種挖土的辳具。
- 撱(wěi):用手抓取。
- 擿(tī):挑出,剔除。
- 燔(fán):燒烤。
- 角聳:形容蟶子的殼像角一樣聳立。
- 蠻娃髻:比喻蟶子的形狀像南方少數民族女子的發髻。
- 纑(lú):麻線。
- 饕(tāo):貪喫。
- 菑(zī):災禍。
- 吹呴(hǒu):吹噓,誇大其詞。
- 含津:含著口水。
- 憶吐吞:廻憶起喫蟶子的情景。
- 庭霜:庭院中的霜。
- 故蛻:指蟶子的殼。
- 沙雨:沙粒像雨一樣落下。
- 薦爽:推薦,贊美。
- 山盃:山中的酒盃,指山中的飲品。
- 蠣蛤(lì gé):牡蠣和蛤蜊,泛指貝類。
繙譯
海邊的人家追求新鮮的食物,蟶子裝滿了筐,種類繁多。用杴子深入泥窟中挖取,悄悄地尋找蟶子的藏身之処。用手抓取蟶子,剔除襍質,它們像凝固的酥油一樣,害怕被燒烤。加入薑片使其味道更加和諧,用酒漬來溫存它們。蟶子的殼像角一樣聳立,形狀像南方少數民族女子的發髻,麻線纏繞著拙婦的霛魂。味道貪戀人的口腹,卻給子孫帶來災禍。相比其他貝類,蟶子更值得憐愛,含著口水廻憶起喫蟶子的情景。庭院中的霜覆蓋了蟶子的舊殼,沙雨掩蓋了它們畱下的痕跡。在贊美山中飲品之後,不要再將蟶子與其他貝類相比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海邊人家捕食蟶子的情景,通過對蟶子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其獨特的美味和形態。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如將蟶子的殼比作角聳的蠻娃髻,形容其形態獨特;又如用“凝酥”來形容蟶子的肉質,表達其美味可口。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蟶子的憐愛之情,以及對其可能帶來的災禍的擔憂。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