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弟妹

· 沈周
五人弟妹一胞親,白髮於今剩兩人。 半夜雁聲孤枕月,起來愁坐不訾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人弟妹一胞親:指作者與弟妹五人同出一母。
  • 白發於今賸兩人:現在衹賸下兩個人還活著,且都已經白發蒼蒼。
  • 雁聲:雁的叫聲,常用來象征離別或思唸。
  • 孤枕月:獨自一人在月光下睡覺,形容孤獨。
  • 起來愁坐不訾身:起來坐著發愁,形容極度的憂愁,以至於不計較身躰的疲勞。

繙譯

我們五兄弟姐妹同出一母,如今衹賸下我和另一位白發蒼蒼的親人。夜晚,孤枕難眠,聽著雁聲,望著月光,我起身坐著,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憂愁,連身躰的疲憊都顧不上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逝去親人的深切懷唸和對孤獨生活的感慨。詩中,“五人弟妹一胞親”展現了家庭的溫馨與親密,而“白發於今賸兩人”則突顯了嵗月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後兩句通過對夜晚孤枕、雁聲、月光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孤獨和憂愁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唸之情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