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餘青陽廷心與鄭山子美手札

· 沈周
國難倉惶細語箋,危城落日大江邊。 干戈一膽公生死,涕淚千年尚簡篇。 家裏識絛如有婦,波心抱印若無淵。 燒香洗手重新錄,颯覺英靈筆研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倉惶:匆忙急迫、驚慌失措的樣子。形容在國難發生時的緊急狀態。
  • 危城:面臨危險的城池。指當時局勢危急的城市。
  • **干戈:本指兩種兵器,這裏指代戰爭。
  • **簡篇:指信件、文稿等書面材料,這裏指餘青陽與鄭山子美的手札。
  • **識絛:「識」有知曉之意,「絛」(tāo)在古時可指系印章或玉佩的絲帶。「識絛如有婦」疑似以女子能辨別絲帶等物暗指對信件的珍視。
  • **波心抱印:可能是形容在艱難危險(如波濤中心般險峻的環境)中仍堅守某種信念或責任,「印」在古時可與權力、職責相關聯 。
  • ** (sà)覺: 突然感覺到、彷彿感覺到,帶有一種莊嚴而略微神祕的氛圍。

翻譯

在國難緊急、局勢慌亂之時寫下的這封細語密密的信箋,那時處在危城之中,落日餘光灑在大江之畔。在戰爭中您以一片赤誠之膽面對生死,信中流露出的情感哪怕歷經千年,在這信件之上依然可見當年的涕淚深情。家中珍視這信件如同賢婦珍視意義不凡之物,即便面對如波濤中心般險惡的處境,依然堅守心中信念責任,如懷抱印璽般堅決。我懷着崇敬之心,燒香洗手鄭重地重新抄錄這信件,抄錄之時彷彿英靈就在筆硯之前,嚴肅而莊重。

賞析

這首詩圍繞餘青陽廷心與鄭山子美的手札展開,飽含着作者複雜而深沉的情感。開篇「國難倉惶細語箋,危城落日大江邊」營造出一種沉重、危急的氛圍,把讀者帶入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場景,讓人對信件產生背景有了深刻的感受,點明這手札誕生於極爲艱難的困境中。頷聯「干戈一膽公生死,涕淚千年尚簡篇」高度讚美了信件主人在戰爭中的無畏勇氣以及信件所蘊含情感的深邃持久,跨越千年仍能讓人感受到寫信時的激動與悲痛。頸聯「家裏識絛如有婦,波心抱印若無淵」運用意象化的表達,從不同側面體現出對這手札的珍視以及信件主人堅守信念的決心,豐富了詩的內涵。尾聯「燒香洗手重新錄,颯覺英靈筆研前」更是將這種崇敬之情推向高潮,作者莊重的抄寫行爲以及彷彿感受到英靈就在眼前的描寫,很好地展現出這手札所承載的精神力量對作者產生的強烈觸動,讓讀者也能體會到這份手札的不一般意義,以及其蘊含的歷史厚重感與精神價值。全詩通過對這封手札的描述,表達了對信件背後英雄人物和時代精神的深刻緬懷與敬意。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