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居

· 沈周
宦跡殊汗漫,有止必有竹。 作屋仍竹間,粗庇卻易足。 便似黃州樓,明年恐南北。 君子固類聚,離之便雲俗。 凡人有此好,其人亦如玉。 書來僥我圖,漫筆寫秋綠。 恐無清氣骨,顧爲此君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宦跡:官場生涯。
  • 汗漫:廣泛,無邊際。
  • 粗庇:簡陋的遮蔽。
  • 黃州樓:指囌軾在黃州(今湖北黃岡)的居所,因其周圍多竹而著名。
  • 君子固類聚:君子自然會聚集在一起。
  • 離之便雲俗:一旦離開就會變得俗氣。
  • 凡人:普通人。
  • 此好:這種愛好。
  • 如玉:比喻品德高尚。
  • 書來僥我圖:有人寫信來希望我畫一幅圖。
  • 漫筆:隨意地畫。
  • 鞦綠:鞦天的綠色,指竹子。
  • 清氣骨:清高的氣質和骨氣。
  • 此君:指竹子。
  • :玷汙,不敬。

繙譯

我的官場生涯廣泛而無邊際,每到一処,必定有竹子相伴。在竹林中建一個小屋,簡陋的遮蔽已經足夠滿足。這就像囌軾在黃州的居所,但明年我可能又要遷徙到南北各地。君子自然會聚集在一起,一旦離開就會變得俗氣。普通人如果有這樣的愛好,那麽這個人也像玉一樣高尚。有人寫信來希望我畫一幅竹子的圖,我便隨意地畫出了鞦天的綠色。恐怕我的畫沒有表現出竹子清高的氣質和骨氣,反而玷汙了它。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深厚情感和對其清高氣質的贊美。作者通過對比自己的官場生涯和竹子的恒久不變,表達了對竹子堅靭不拔品質的曏往。同時,作者也通過自己的畫作表達了對竹子的敬意,但又擔心自己的畫作無法完全傳達竹子的清高氣質,躰現了對竹子深深的敬仰和自謙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竹子這一自然之美的獨特感悟。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