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發
小竊雖飢寒,巨猾實扇起。
十百相黨羣,刀殳弄兇技。
前鄰遭砟關,逼貨炙妻子。
後鄰發重堤,進舟當門艤。
擔負亦公然,罄室乃雲止。
稍或有牴牾,人戮廬亦燬。
無何閧西村,旋復嘯東里。
通川及要路,宵征絕行李。
檢刮空腰纏,體至衣裘褫。
天寒冰載路,溝壑何不委。
家家夜結束,老少泣以俟。
一息苟奠安,天明各相喜。
正念一井閈,搔動乃如此。
江東連江湖,固是盜所倚。
禁弛氣則張,類滋勢難弭。
有官示以仁,得錄不之罪。
恕實長之道,無乃延小美。
有聲自此輩,識者謂辱已。
況彼有後言,時哉好生理。
教虎不咥人,所性安可使。
使譽出賢者,天下知善士。
民以靜爲樂,貿貿安生死。
雖然廢賙恤,糠覈自甘旨。
去蠹木欣榮,除?禾茂薿。
苟以刑不仁,誅夘亦非是。
刑以齊亂民,用之不得已。
如何輸租人,米駮斃於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盜發:盜賊興起。
- 巨猾:大奸大惡之人。
- 扇起:煽動,引起。
- 刀殳:古代的兵器,這裏指兇器。
- 砟關:破門而入。
- 炙妻子:迫使妻子受苦。
- 發重堤:破壞堤防。
- 艤:停船靠岸。
- 罄室:家中一無所有。
- 牴牾:衝突,矛盾。
- 戮:殺。
- 燬:毀壞。
- 閧:同「哄」,喧譁。
- 旋復:很快又。
- 絕行李:斷絕行人。
- 檢刮:搜刮。
- 褫:剝奪。
- 溝壑:深溝,比喻死亡。
- 結束:收拾,準備。
- 奠安:安定。
- 井閈:鄉里,村落。
- 搔動:騷動,不安。
- 江東: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
- 禁弛:法律鬆弛。
- 類滋:類似的情況增多。
- 弭:消除。
- 得錄:被記錄,指被捕。
- 恕實:寬容實際上。
- 延小美:縱容小惡。
- 貿貿:昏昏然,無知的樣子。
- 糠覈:粗糧。
- 除?:除去害蟲。
- 誅夘:誅殺小偷。
- 米駮:米中的雜質。
- 斃於箠:死於鞭打。
翻譯
盜賊興起,雖然小偷只是因爲飢寒,但大奸大惡之人卻在背後煽動。他們成羣結隊,手持兇器,四處作惡。前鄰被破門而入,逼迫家人受苦;後鄰的堤防被破壞,船隻直接停在家門口。他們公然搶劫,直到家中一無所有才停止。如果有任何反抗,就會遭到殺戮和房屋的毀壞。不久,西村也發生了騷動,東里也很快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主要的河流和道路,夜晚再也沒有行人。他們搜刮乾淨行人的財物,甚至連衣服都被剝奪。天寒地凍,路上結冰,他們卻不在乎死亡。家家戶戶都在夜裏收拾準備,老人和孩子們哭泣着等待。只要一息尚存,天亮後大家都會感到慶幸。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村莊的騷動就如此嚴重。江東地區連接江湖,正是盜賊所依賴的地方。法律鬆弛,類似的情況增多,形勢難以消除。官員們表現出仁慈,即使被捕也不追究罪責。寬容實際上是縱容小惡,這種做法讓有識之士感到羞辱。何況這些人還有後話,現在正是好時機。如果教化老虎不咬人,它們的本性怎麼可能改變?如果賢者的聲譽傳播出去,天下人都會知道善士。民衆以安寧爲樂,無知地安於生死。雖然放棄了救濟,但粗糧也自甘其味。除去害蟲,莊稼才能茂盛。如果因爲不仁慈而使用刑罰,那麼誅殺小偷也是不對的。刑罰是爲了治理亂民,使用它是因爲不得已。爲什麼交租的人,會因爲米中的雜質而死於鞭打呢?
賞析
這首詩深刻揭示了明代社會治安的混亂和法律的鬆弛,通過描述盜賊的猖獗和民衆的苦難,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面。詩中,「盜發」一詞概括了全詩的主題,即盜賊的興起和其帶來的社會動盪。詩人通過對盜賊行爲的詳細描繪,展現了他們的殘忍和無法無天,同時也揭示了官府的軟弱和無能。詩的結尾提出了對刑罰使用的思考,反映了詩人對法律和道德的深刻反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和對民衆苦難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