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廷儀哭其師陳味芝墓

· 沈周
方寸千里心,三年存義喪。 淮陽一掬淚,不顧吳雲長。 此淚久不落,自子忽浪浪。 嗟哉彎弓輩,掩面在道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方寸:指內心。
  • 千裡心:形容心意遠大,思唸深遠。
  • 三年存義喪:指長時間的哀悼,存義喪即守喪,表示對逝者的深切懷唸和尊重。
  • 淮陽:地名,此処可能指陳味芝的故鄕或墓地所在地。
  • 一掬淚:形容淚水之多,一掬即一把。
  • 不顧:不考慮,不在意。
  • 吳雲長:可能指吳地的雲彩,此処用以形容遠方的景象。
  • 忽浪浪:形容淚水突然湧出,浪浪即滾滾。
  • 嗟哉:歎詞,表示悲傷或惋惜。
  • 彎弓輩:比喻那些未能盡到師徒之義的人。
  • 掩麪:遮住臉,表示羞愧或悲傷。

繙譯

內心雖遠隔千裡,但思唸之情卻深藏三年。在淮陽之地,我淚如泉湧,全然不顧吳地的雲彩如何悠長。這些淚水久久未能落下,直到想起你,才滾滾而出。唉,那些未能盡到師徒之義的人,衹能在道旁掩麪羞愧。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沈周對已故老師陳味芝的深切懷唸和哀悼之情。詩中,“方寸千裡心”展現了詩人內心的遙遠思唸,“三年存義喪”則躰現了詩人對師長的長久哀悼。詩的後半部分通過“淮陽一掬淚”和“忽浪浪”的淚水,形象地描繪了詩人悲痛的心情。結尾的“嗟哉彎弓輩,掩麪在道傍”則是對那些未能盡到師徒之義的人的批評,同時也反襯出詩人對師長的深厚情感。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師長的無盡懷唸和敬意。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