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陽道中即事

獨攜襆被走曾巒,閱盡畏途風雨殘。 面帶煙霞長作客,身依雲水強名官。 三杯濁酒澆腸熱,五夜青萍懾膽寒。 酬世近知儒術拙,迂疏徒竊進賢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襆被:被褥。
  • 曾巒:連綿的山峯。
  • 閱盡:看遍。
  • 畏途:艱險可怕的道路。
  • 煙霞:雲霧和霞光,常用來形容山間的景色。
  • 長作客:長期在外漂泊。
  • 雲水:雲和水的景象,也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 強名官:勉強稱自己爲官員。
  • 五夜:深夜。
  • 青萍:青色的浮萍,這裏可能指夜晚的寒氣。
  • 懾膽寒:使人心生寒意。
  • 儒術:儒家學說。
  • 迂疏:迂腐疏遠,不合時宜。
  • 進賢冠:古代官員的禮帽,這裏指官職。

翻譯

獨自帶着被褥穿越連綿的山峯,看遍了艱險的道路和風雨的摧殘。 面容帶着山間的雲霧,長期在外漂泊,身處於雲水之間,勉強自稱爲官員。 三杯濁酒下肚,讓腸胃感到溫暖,深夜裏青色的浮萍讓人心生寒意。 近來才知道儒家的學問並不實用,迂腐疏遠,只是徒勞地戴着官員的帽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孤獨旅行的艱辛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詩中,「獨攜襆被走曾巒」展現了詩人的孤獨與堅韌,「閱盡畏途風雨殘」則反映了旅途的艱難。後句中的「面帶煙霞長作客」和「身依雲水強名官」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官場的無奈。結尾的「酬世近知儒術拙,迂疏徒竊進賢冠」則是對儒家學問和官場生活的深刻批判,體現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