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山十二詩上士瓶泉

綆汲豈無井,顛崖貴非浚。 願灑塵垢餘,一雨根莖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綆汲(gěng jí):用繩子從井中汲水。
  • 顛崖:陡峭的山崖。
  • (jùn):深挖。
  • 塵垢:塵埃和污垢,比喻世俗的污濁。
  • 根莖:植物的根部和莖部,這裏比喻事物的根本。

翻譯

用繩子從井中汲水,難道沒有井嗎?陡峭的山崖並不適合深挖。 我願意灑去塵世的污垢,一場雨就能滋潤事物的根本。

賞析

這首詩通過汲水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於清淨和根本的嚮往。詩中「綆汲豈無井」一句,既是對現實生活的觀察,也隱含了對人生追求的思考。而「顛崖貴非浚」則進一步以山崖的陡峭比喻世事的艱難,暗示了詩人對於簡單純粹生活的渴望。最後兩句「願灑塵垢餘,一雨根莖潤」則是詩人對於心靈淨化的願望,希望通過一場雨的滋潤,洗淨塵世的污垢,使事物的根本得到滋養。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清淨生活的嚮往和對根本價值的重視。

韋處厚

唐京兆萬年人,字德載。本名淳,避憲宗諱改。通《五經》,博覽史籍,文思贍遠。憲宗元和元年進士。初爲祕書郎,遷右拾遺,併兼史職。參與修《德宗實錄》,時稱信史。穆宗以其學有師法,召入翰林,爲中書舍人。時判度支張平叔欲官自糶鹽,處厚條件駁奏,其事遂寢。敬宗立,拜兵部侍郎。文宗即位,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封靈昌郡公。在相位,務在濟時,以理財制用爲本,撰《大和國計》。性嗜文學,聚書逾萬卷,多手自刊校。奉詔修《元和實錄》,其統例取捨,皆處厚創起。暴疾一夕而卒,人共惜之。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