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石龍渦

· 孟郊
石龍不見形,石雨如散星。 山下晴皎皎,山中陰泠泠。 水飛林木杪,珠綴莓苔屏。 畜異物皆別,當晨景欲暝。 泉芳春氣碧,松月寒色青。 險力此獨壯,猛獸亦不停。 日暮且回去,浮心恨未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龍:指山石的形狀像龍。
  • 石雨:指山石間的水珠,如同雨點般落下。
  • 散星:比喻水珠落下時閃爍的樣子。
  • 皎皎:明亮的樣子。
  • 泠泠:清涼的樣子。
  • 水飛:水珠飛濺。
  • 林木杪:樹梢。
  • 珠綴:像珍珠一樣點綴。
  • 莓苔屏:長滿苔蘚的岩石,像屏風一樣。
  • 畜異物:指山中的奇特景物。
  • 當晨景欲暝:指清晨的景色即將被暮色所取代。
  • 泉芳:泉水清新。
  • 春氣碧:春天的氣息顯得碧綠。
  • 鬆月寒色青:松樹下的月光顯得寒冷而青翠。
  • 險力:指山勢險峻。
  • 猛獸亦不停:指即使是猛獸也不敢在此停留。
  • 浮心:指內心的不安。

翻譯

山石如龍,不見其形,山石間的水珠如星辰散落。山下晴朗明亮,山中卻清涼幽暗。水珠飛濺在林木的樹梢,如珍珠點綴在長滿苔蘚的岩石上。山中的奇特景物各不相同,清晨的美景即將被暮色所取代。泉水清新,春天的氣息顯得碧綠,松樹下的月光寒冷而青翠。山勢險峻,即使是猛獸也不敢在此停留。日暮時分,我即將離去,但內心的不安仍未平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中的景色和詩人的感受。通過對比山下與山中的景象,以及清晨與暮色的變化,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歎和對內心不安的抒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石雨如散星」、「珠綴莓苔屏」等,展現了山中的奇特和美麗。同時,詩人的情感也貫穿其中,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慨。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