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宿峴首憶長安故人

· 孟郊
月迥無隱物,況復大江秋。 江城與沙村,人語風颼飀。 峴亭當此時,故人不同遊。 故人在長安,亦可將夢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iǒng):遠,這裡指月亮高遠。
  • 颼飀(sōu liú):風聲。
  • 峴亭:指峴山上的亭子,峴山位於今湖北省襄陽市。
  • 長安:唐朝的都城,今陝西省西安市。

繙譯

月亮高懸,沒有遮擋,何況又是在大江之鞦。 江城與沙村之間,人們的話語伴隨著風聲。 此時此刻,我獨自在峴亭,而故人卻未能同遊。 我的故人遠在長安,或許也能在夢中尋覔相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孟郊在鞦夜獨宿峴山時的孤寂與對遠方故人的思唸。詩中,“月迥無隱物”一句,既描繪了月光的明亮,也暗示了詩人的孤獨。後文通過對江城、沙村、人語和風聲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獨感。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長安故人的深切思唸,以及通過夢境尋求心霛慰藉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孟郊詩歌中常見的哀而不傷的藝術風格。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