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章八元秀才擢第往上都應制

決勝文場戰已酣,行應辟命復才堪。 旅食不辭遊闕下,春衣未換報江南。 天邊宿鳥生歸思,關外晴山滿夕嵐。 立馬欲從何處別,都門楊柳正毿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擢第(zhuó dì):科擧考試中選,特指考取進士。
  • 上都(shàng dū):古代對京都的通稱。
  • 應制(yìng zhì):指奉皇帝之命而寫作詩文。
  • 決勝文場:指科擧考試。
  • 戰已酣(zhàn yǐ hān):比喻考試已經進行到高潮。
  • 行應辟命(xíng yīng pì mìng):指應召入朝做官。
  • 複才堪(fù cái kān):再次証明才能。
  • 旅食(lǚ shí):旅途中的飲食,這裡指在外地的生活。
  • 遊闕下(yóu què xià):指在京城遊歷。
  • 春衣未換:春天的衣服還未更換,暗示時間尚早。
  • 報江南(bào jiāng nán):曏江南報告消息。
  • 天邊宿鳥(tiān biān sù niǎo):指遠方的鳥。
  • 生歸思(shēng guī sī):産生歸鄕的唸頭。
  • 關外晴山(guān wài qíng shān):指邊關之外的晴朗山景。
  • 夕嵐(xī lán):傍晚的霧氣。
  • 立馬(lì mǎ):停馬。
  • 都門(dū mén):京城的城門。
  • 毿毿(sān sān):形容柳枝細長的樣子。

繙譯

在科擧考試中取得勝利的戰鬭已經激烈進行,你應召入朝做官,再次証明了你的才能。 在外地的生活不顧一切地來到京城遊歷,春天的衣服還未更換,就已經曏江南報告了好消息。 遠方的鳥兒産生了歸鄕的唸頭,邊關之外的晴朗山景在傍晚的霧氣中顯得格外美麗。 停下馬來,想要從何処告別,京城的城門旁,楊柳枝條細長,隨風輕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章八元在科擧考試中取得成功後,應召入朝的情景。詩中通過“決勝文場戰已酣”和“行應辟命複才堪”展現了章八元的才華和成就。後兩句“旅食不辤遊闕下,春衣未換報江南”則表達了章八元對京城的曏往和對家鄕的思唸。最後兩句“立馬欲從何処別,都門楊柳正毿毿”則以京城楊柳的景象作爲背景,增添了離別的情感色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不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