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寺西院寄李員外縱聯句

寄隱霜臺客,相思粉署人。 誠知阡陌近,無奈別離頻。 夜色迷雙樹,鐘聲警四鄰。 散才徒仰鮑,歸夢遠知秦。 雨帶清笳發,花驚夕漏春。 招搖隨步錫,髣髴聽行輪。 要路推高足,空林寄一身。 盛名知獨擅,良會憶相親。 稍滌心中垢,都遺陌上塵。 今宵此堂集,何事少遺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建元寺:寺廟名,具體位置不詳。
  • 西院:寺廟的一部分,可能指西邊的院落。
  • 李員外縱:李員外,指李縱,員外是官職名,縱是名字。
  • 聯句:一種詩歌創作形式,多人合作,每人一句或幾句。
  • 寄隱霜臺客:寄隱,指隱居;霜臺,指御史臺,這裏可能指隱居的官員或文人。
  • 粉署人:指在官署中任職的人。
  • 阡陌:田間的小路,這裏指距離。
  • 散才:指才華分散,不集中。
  • :指鮑照,南朝宋的文學家,這裏用以自比。
  • :指長安,古稱秦,這裏指故鄉。
  • 清笳:清脆的笳聲,笳是一種樂器。
  • 夕漏:古代計時器,這裏指夜晚的時間。
  • 招搖:搖曳的樣子。
  • 步錫:行走時所持的錫杖,這裏指行走。
  • 行輪:行走的車輪聲。
  • 高足:指高位或高才。
  • 空林:空曠的樹林。
  • 獨擅:獨自擅長。
  • 良會:美好的聚會。
  • 心中垢:心中的煩惱或污垢。
  • 陌上塵:路上的塵土,比喻世俗的紛擾。
  • 遺民:指隱居的人或不被世俗所容的人。

翻譯

寄給隱居在霜臺的朋友,思念在官署中的人。 確實知道距離很近,無奈別離頻繁。 夜晚的景色迷濛,雙樹間模糊不清,鐘聲警醒四鄰。 才華分散,只能仰望鮑照,歸夢卻遠知故鄉秦地。 雨中帶着清脆的笳聲響起,花朵驚動了夜晚的計時器,春意盎然。 招搖的步履伴隨着錫杖,彷彿聽到了行走的車輪聲。 要在重要的道路上推舉高才,空曠的樹林中獨自一人。 盛名之下,獨自擅長,美好的聚會中憶起相親。 稍稍洗滌心中的煩惱,全都遺忘了路上的塵土。 今夜在此堂聚集,爲何事而少了隱居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聯句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思念和對頻繁別離的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夜色迷雙樹」、「雨帶清笳發」等,營造出一種朦朧而富有詩意的氛圍。同時,詩人通過對比「散才」與「高足」,表達了對才華的自我認知和對高位的嚮往。最後,詩人希望洗滌心中的煩惱,遺忘世俗的紛擾,體現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清淨心境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達能力。

皇甫曾

唐安定人,字孝常。皇甫冉弟。玄宗天寶間進士。歷侍御史。後坐事貶舒州司馬,移陽翟令。工詩,出王維之門,詩名與兄相上下。有詩集。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