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端公入朝

· 孟郊
東洛尚淹玩,西京足芳妍。 大賓威儀肅,上客冠劍鮮。 豈惟空戀闕,亦以將朝天。 侷促塵末吏,幽老病中弦。 徒懷青雲價,忽至白髮年。 何當補風教,爲薦三百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洛:指東都洛陽。
  • 淹玩:沉醉於玩樂。
  • 西京:指長安。
  • 大賓:尊貴的賓客。
  • 威儀:莊嚴的儀態。
  • 上客:尊貴的客人。
  • 冠劍:指官員的服飾和佩劍。
  • 戀闕:留戀朝廷。
  • 朝天:朝見皇帝。
  • 侷促:狹窄,不自由。
  • 塵末吏:指地位低微的小官。
  • 幽老:隱居的老人。
  • 病中弦:比喻在病中仍懷有抱負。
  • 青雲價:指高遠的志向和價值。
  • 白髮年:指老年。
  • 風教:風俗教化。
  • 三百篇:指《詩經》,古代用於教化的經典。

翻譯

東都洛陽尚且沉浸在玩樂之中,而西京長安則充滿了美好的景象。尊貴的賓客們威嚴莊重,尊貴的客人們服飾華麗,佩劍鮮明。他們不僅只是留戀朝廷,也因爲即將朝見皇帝。而我,一個地位低微的小官,卻像一個隱居的老人,在病中仍懷有抱負。我徒然懷抱着高遠的志向,卻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了老年。何時才能補充和傳播風俗教化,爲此我願意推薦《詩經》中的三百篇。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孟郊對時局的感慨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詩中,孟郊通過對東洛和西京的對比,描繪了朝廷的繁華與自己的落寞。他自比爲「塵末吏」和「幽老病中弦」,表達了自己雖有高遠的志向,卻因地位低微和年老體衰而無法實現抱負的悲哀。最後,孟郊希望能夠通過推薦《詩經》來補充和傳播風俗教化,顯示了他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和對社會責任的擔當。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孟郊作爲詩人的高尚情懷和深刻思考。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