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劉員外長卿

南憶新安郡,千山帶夕陽。 斷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長。 疏發應成素,青松獨耐霜。 愛才稱漢主,題柱待回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新安郡:地名,位於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
  • 斷猿:指猿猴的哀鳴聲突然中斷,形容孤寂淒涼。
  • 疏發:稀疏的頭髮,指年老。
  • :白色,指頭髮因年老而變白。
  • 題柱:古代文人題詩於柱上,以示留名。

翻譯

我懷念着南邊的新安郡,那裏千山環繞,夕陽餘暉灑滿山間。 猿猴的哀鳴聲突然中斷,似乎在告訴我夜已深沉,秋草茂盛,彷彿助長了江水的流長。 稀疏的頭髮漸漸變成了白色,只有青松依然堅韌地抵抗着霜雪。 我敬愛才華橫溢的你,如同漢主珍視賢才,期待着你題詩留名後,早日回鄉。

賞析

這首詩是皇甫曾寄給劉長卿的作品,表達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南憶新安郡,千山帶夕陽」描繪了新安郡的壯美景色,同時也映射出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後句通過「斷猿」和「秋草」等自然景象,傳達了孤寂與歲月無情的主題。結尾處對劉長卿的才華表示讚賞,並期待其早日歸鄉,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歸鄉的渴望。

註釋

  • 新安郡:古代中國的一個郡名,位於今浙江省東部和安徽省西部一帶,以風景優美著稱。
  • 千山:形容山巒衆多,連綿起伏。
  • 斷猿:孤獨的猿猴,古人常以此象徵哀愁或思鄉之情。
  • 秋草:秋季的草木,往往給人蕭瑟、淒涼之感。
  • 疏發:稀疏的白髮,代指年老。
  • :白色,這裏指白髮。
  • 青松:常綠喬木,象徵堅韌不拔。
  • 耐霜:能承受嚴寒霜凍,比喻堅韌不屈。
  • 漢主:此處指漢朝的君主,可能暗指對賢明君主的嚮往。
  • 題柱:典故源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後成爲表達志向、期待重用的象徵。

翻譯

我在南方懷念着新安郡的美景,那裏的羣山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壯觀。孤獨的猿猴叫聲在夜晚格外清晰,似乎在訴說着無盡的思念。秋天的草木凋零,更增添了江水的漫長。我的頭髮已經變得稀疏,如同銀絲一般,而青松依然傲立,經受着嚴寒的考驗。我想像漢朝的賢明君主一樣,珍視人才,期待有一天能回到故鄉,實現自己的抱負。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了詩人對遠方新安郡的深深懷念。通過「千山帶夕陽」、「斷猿知夜久」等畫面,展現了壯麗的山水景色與濃厚的思鄉之情。詩人自比爲疏發的老人,雖年邁但仍懷有青松般的堅韌和對人才的熱愛,表達了對賢明君主的期盼和迴歸故土的決心。全詩情感深沉,意境優美,展現出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志向。

皇甫曾

唐安定人,字孝常。皇甫冉弟。玄宗天寶間進士。歷侍御史。後坐事貶舒州司馬,移陽翟令。工詩,出王維之門,詩名與兄相上下。有詩集。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