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補闕

十年歸客但心傷,三徑無人已自荒。 夕宿靈臺伴煙月,晨趨建禮逐衣裳。 偶因麋鹿隨豐草,謬荷鴛鸞借末行。 縱有諫書猶未獻,春風拂地日空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逕:指家園。
  • 霛台:古代帝王觀察天文星象、妖祥災異的建築。
  • 建禮:指朝廷的禮儀。
  • 麋鹿:一種鹿科動物,這裡比喻隱逸的生活。
  • 豐草:茂盛的草,比喻隱居的地方。
  • 謬荷:錯誤地承受。
  • 鴛鸞:比喻朝中的同僚。
  • 末行:指低微的官職。

繙譯

十年歸來的客人心中衹有傷感,家園已無人照料,荒蕪一片。 夜晚在霛台旁宿營,伴著菸霧和月光,清晨則趕往朝廷,隨著禮儀更換衣裳。 偶然因爲追隨麋鹿,來到豐草之地,錯誤地承受了與鴛鸞同行的低微官職。 即使有諫書也未曾獻上,春風拂過大地,日子依舊漫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皇甫冉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十年歸客”和“三逕無人”描繪了詩人歸家後的淒涼景象,反映了其內心的孤獨和悲傷。通過“夕宿霛台”與“晨趨建禮”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朝廷生活的疏離感。最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改變的無力感,春風拂地,日子空長,流露出一種無奈和期盼的情緒。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