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祠

· 吳融
叢祠一炬照秦川,雨散雲飛二十年。 長路未歸萍逐水,舊居難問草平煙。 金鞍正伴桐鄉客,粉壁猶懷桂苑仙。 何必向來曾識面,拂塵看字也悽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叢祠(cóng cí):指叢林中的寺廟。
  • 一炬:一把火,這裏指一場大火。
  • 秦川:指陝西關中平原,古代秦國的核心地帶。
  • 雨散雲飛:形容時間流逝,如同雨水散去,雲彩飛走。
  • 長路未歸:指漫長的旅途還未結束。
  • 萍逐水: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如同浮萍隨水漂流。
  • 舊居難問:指難以尋訪舊時的居所。
  • 草平煙:形容舊居荒廢,長滿了草,煙霧繚繞。
  • 金鞍:指裝飾華麗的馬鞍,常用來形容富貴。
  • 桐鄉客:指來自桐鄉的客人,桐鄉是地名,這裏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同鄉。
  • 粉壁:指塗有白粉的牆壁,常用來形容牆壁的潔白。
  • 桂苑仙:指桂花林中的仙人,這裏可能指美好的回憶或理想中的境地。
  • 向來:一直以來。
  • 拂塵:拂去塵埃,這裏指清理舊物。
  • 悽然:悲傷的樣子。

翻譯

叢林中的寺廟被一場大火照亮了秦川,二十年間雨散雲飛。 漫長的旅途還未結束,如同浮萍隨水漂流,舊時的居所已難以尋訪,荒廢的草地上煙霧繚繞。 華麗的馬鞍旁正伴着來自桐鄉的客人,潔白的牆壁上還留有桂花林中仙人的回憶。 何必一直以來都要相識,清理舊物時看到字跡也感到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叢祠的變遷,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詩中「雨散雲飛二十年」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飛逝,而「長路未歸萍逐水」則反映了人生的漂泊不定。後兩句通過對舊居和回憶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無常和悲傷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的懷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

吳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