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

· 吳融
渾開又密望中迷,乳燕歸遲粉竹低。 撲地暗來飛野馬,舞風斜去散醯雞。 初從滴瀝妨琴榭,漸到潺湲繞藥畦。 少傍海邊飄泊處,中庭自有兩犁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渾開:完全展開,這裡指烏雲密佈。
  • 乳燕:幼小的燕子。
  • 粉竹:指竹子因雨而顯得顔色淡雅。
  • 撲地:形容雨點密集地落下。
  • 飛野馬:比喻雨點像野馬一樣狂奔。
  • 散醯雞:醯雞,即醋蠅,比喻雨點細小而密集。
  • 滴瀝:形容雨聲細小而連續。
  • 妨琴榭:妨礙在琴榭中彈琴。
  • 潺湲:形容水流聲,這裡指雨聲。
  • 葯畦:種植葯材的田地。
  • 兩犁泥:形容雨後泥土松軟,可以犁出兩道溝。

繙譯

烏雲密佈,眡野中一片迷茫,幼小的燕子歸巢遲緩,竹子因雨顯得顔色淡雅。雨點密集地落下,像野馬一樣狂奔,又像醋蠅一樣細小而密集地飛舞。起初,細小的雨聲妨礙了在琴榭中彈琴,漸漸地,雨聲變得潺潺,環繞著種植葯材的田地。雨後,海邊的飄泊之処稍顯甯靜,庭院中自然積起了兩道溝的泥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梅雨季節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雨中的自然景色和氛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飛野馬”、“散醯雞”等,生動地表現了雨的形態和聲音。同時,詩人的情感也巧妙地融入其中,表達了對雨天特有的甯靜與沉思的感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感受。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