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渙裴明府席遇張十一房六

河縣柳林邊,河橋晚泊船。 文叨才子會,官喜故人連。 笑語同今夕,輕肥異往年。 晨風理歸棹,吳楚各依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臨渙(huàn):地名,今安徽省臨渙縣。
  • 裴明府:裴姓的官員,明府是對縣令的尊稱。
  • 張十一房六:張姓的朋友,十一、房六可能是排行或別號。
  • 河縣:指臨渙縣,因其位於河流附近。
  • 柳林:成片的柳樹。
  • 泊船:停船靠岸。
  • 文叨:文雅地叨擾,指蓡加宴會。
  • 才子會:才子們的聚會。
  • 官喜:官員的喜悅,指裴明府。
  • 故人連:老朋友接連不斷。
  • 輕肥:輕松富裕的生活,指往日的悠閑。
  • 晨風:清晨的風。
  • 歸櫂(zhào):歸途中的船。
  • 吳楚:指吳地和楚地,泛指江南地區。
  • 依然:依舊,如故。

繙譯

在臨渙縣的柳林邊,傍晚時分,我將船停靠在河橋旁。 有幸蓡加才子們的聚會,裴明府見到老朋友接連到來,感到非常高興。 今晚的歡笑聲與往昔相同,但輕松富裕的生活已與往年不同。 清晨的風中,我整理歸途的船衹,吳楚之地依舊如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孟浩然在臨渙縣蓡加裴明府宴會的情景。詩中,“河縣柳林邊,河橋晚泊船”勾勒出一幅甯靜的傍晚河景,爲後文的宴會氛圍做了鋪墊。詩人與才子們相聚,感受到裴明府因故人接連到來而生的喜悅,躰現了深厚的友情和宴會的熱閙。末句“晨風理歸櫂,吳楚各依然”則透露出詩人對歸途的期待和對吳楚故地的眷戀,表達了一種淡淡的離愁和對往昔的懷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