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谷詩

· 李賀
昌谷五月稻,細青滿平水。 遙巒相壓疊,頹綠愁墮地。 光潔無秋思,涼曠吹浮媚。 竹香滿悽寂,粉節塗生翠。 草發垂恨鬢,光露泣幽淚。 層圍爛洞曲,芳徑老紅醉。 攢蟲鎪古柳,蟬子鳴高邃。 大帶委黃葛,紫蒲交狹涘。 石錢差復藉,厚葉皆蟠膩。 汰沙好平白,立馬印青字。 晚鱗自遨遊,瘦鵠暝單跱。 嘹嘹溼蛄聲,咽源驚濺起。 紆緩玉真路,神娥蕙花裏。 苔絮縈澗礫,山實垂赬紫。 小柏儼重扇,肥鬆突丹髓。 鳴流走響韻,壟秋拖光穟。 鶯唱閔女歌,瀑懸楚練帔。 風露滿笑眼,駢巖雜舒墜。 亂條迸石嶺,細頸喧島毖。 日腳埽昏翳,新雲啓華閟。 謐謐厭夏光,商風道清氣。 高眠服玉容,燒桂祀天幾。 霧衣夜披拂,眠壇夢真粹。 待駕棲鸞老,故宮椒壁圮。 鴻瓏數鈴響,羈臣發涼思。 陰藤束朱鍵,龍帳著魈魅。 碧錦帖花檉,香衾事殘貴。 歌塵蠹木在,舞綵長雲似。 珍壤割繡段,裏俗祖風義。 鄰兇不相杵,疫病無邪祀。 鮐皮識仁惠,丱角知靦恥。 縣省司刑官,戶乏詬租吏。 竹藪添墮簡,石磯引鉤餌。 溪灣轉水帶,芭蕉傾蜀紙。 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 泉尊陶宰酒,月眉謝郎妓。 丁丁幽鍾遠,矯矯單飛至。 霞巘殷嵯峨,危溜聽爭次。 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陰悴。 涼光入澗岸,廓盡山中意。 漁童下宵網,霜禽竦煙翅。 潭鏡滑蛟涎,浮珠噞魚戲。 風桐瑤匣瑟,螢星錦城使。 柳綴長縹帶,篁掉短笛吹。 石根緣綠蘚,蘆筍抽丹漬。 漂旋弄天影,古檜拿雲臂。 愁月薇帳紅,罥雲香蔓刺。 芒麥平百井,閒乘列千肆。 刺促成紀人,好學鴟夷子。
拼音

譯文

五月昌谷,稻子一片綠油油 稻田連綿,遠看似碗碗平水 遠處的峯巒重疊相壓 如洶涌的綠波突然崩墜 天光晴和,惹不起點點愁情 樹影浮動,隨平緩清涼的風吹 寂靜的竹林,芳香飄溢 白竹粉飄落,又添許多新翠 細長的草葉如低垂的鬢絲 閃光的露珠似暗彈的淚水 洞畔曲水叮咚,野花爛漫綻放 飄香的小路上,殘花飄飛 樹蟲在悄悄地蛀蝕古柳 蟬兒在密葉高天鳴吹 黃葛拖着長長的蔓藤 纏繞的紫蒲遍佈水湄 參差的苔錢層層疊壓 攀爬的水草葉厚綠肥 沙灘又平又白,立馬其上 投影在地,彷彿青色的“馬”字 魚兒在落霞中自由遊動 孤寂的瘦鶴在水邊閉目佇立 螻蛄在洞穴中低聲吟唱 水流涓涓,時有浪花濺起 沿着山路逶迤而上 蘭香神女廟就座落在蕙花深處 山澗的白石上水草縈繞 紅色的野果掛滿枝頭 矮小的柏樹猶如宮廷畫扇 黑黝黝的松樹從絕壁探頭而出 澗底的流水汩汩作響 山下的稻田星羅棋佈 鶯聲婉轉,象越女歌唱 山崖上掛着敗練般的飛瀑 滿目風光,使人無暇應接 重疊的山崖上綠樹密覆 雜亂的竹絲茂密生長 小鳥在島泉邊啼聲啾啾 陽光掃開灰暗的雲層 新翻出的朵朵白雲,披掛得光彩熠熠 清淨之地,暑熱也懂得避讓 晚風陣陣,使人神清氣爽 蘭香神女從高座上展現玉容 几案上,祭祀的桂蘭信香嫋嫋飄蕩 輕拂夜霧,彷彿她的長長水袖 神壇上酣然入夢,神靈的福祉浩如天光 山谷的東邊,有廢棄的福昌宮 椒花塗壁已經半坍,門前的銅鸞鏽跡斑斑 唯有檐鈴聲清脆依舊 聲聲撩撥失意人的愁思 野藤纏繞着硃紅色的門鏈 御帳裏盤踞着狐狸鬼魅 無人修剪的草木爬上窗口 香衾虛設,只留些華貴的殘跡 曾經歌聲縈繞的屋樑蠹粉堆堆 舞衣破碎,似灰暗的長雲在翻飛 肥沃的田地段段分割,錦繡一樣 鄉村民俗古樸,崇尚風義 鄰里有凶事,家家保持安靜 疫病流行,也不從事邪祀 老人們遵從仁惠之道 孩子們從小就懂廉恥 衙門的官員不濫施重典 百姓家也不見催租的官吏 繁茂的竹林可供修補斷簡 溪邊的大平石可供人席坐垂釣 曲折的溪水象一條漂浮的錦帶 肥大的芭蕉葉可用當蜀紙書寫 巖上日出,遍照里人的襟袖 落日的餘暉掃除白天的俗務 泉水清冽,可釀陶令之酒 月牙彎彎,堪比謝安東山美姬的長眉 悠悠晚鐘聲從遠處飄來 倦飛的鳥兒向山裏歸宿 落霞襯托出山勢的嵯峨 跌落的飛泉遞聲相娛 淡淡的月色在綠草中流淌 薄雲半遮着清姿的月亮 涼光融入陡峭的澗崖 朦朦朧朧地收拾起山中的畫意 漁童乘着夜色張開魚網 白色的水鳥收斂起如煙的翅膀 鏡平的潭面下蛟龍吐涎 水上的泡沫是游魚在嬉戲 風梳桐葉,發出鼓瑟的樂音 螢光點點,劃破夜幕的沉寂 彷彿蜀國錦城裏急急的信使 清晨的柳絲又垂成長帶 風吹竹林,彷彿一聲聲短笛 石根上的綠苔分外鮮明 蘆筍抽芽,衝開腳下的紅泥 波光戲弄着天上的雲影 古老的檜樹伸出長長的手臂 曉月淡淡,照瀉着滿牆紅薇 香蔓的枝條搖擺着短刺 平整的芒麥田一望無際 空闊地上聚集熱鬧的市集 我李長吉,先祖在隴西,長在成紀 貴爲帝裔,可生活得如此疲憊 不如歸隱鄉野,學一學范蠡

注釋

笑眼:疑爲笑恨。服玉容:一作復玉容。 詩寫昌谷夏景。 昌谷五月稻,細青滿平水:細青,淡青。言禾好也。 遙巒相壓疊,頹綠愁墮地:頹綠,猶低綠。綠濃低垂也。 光潔無秋思,涼曠吹浮媚:光潔,光潤潔淨也。 竹香滿悽寂,粉節塗生翠:粉節,新竹,節有白粉。生翠,猶鮮翠。 草發垂恨鬢,光露泣幽淚:草發沾溼下垂,露滴如淚也。 層圍爛洞曲,芳徑老紅醉:老紅,花將萎也。 攢蟲鎪古柳,蟬子鳴髙邃:攢蟲句,蟲蛀柳木也。髙邃,高而深也。 天帶委黃葛,紫蒲交狹涘:黃葛若天帶下垂,紫蒲叢生於水邊。 石錢差復藉,重葉皆蟠膩:石錢,苔蘚。蟠,盤繞也。膩,肥也。 汰沙好平白,立馬印青字:汰沙,雨洗之沙。印青字,石馬之黑色投影也。唐制,公私馬各有印記。 晚鱗自遨逰,瘦鵠暝單跱:跱,立也。 嘹嘹溼蛄聲,咽源驚濺起:溼蛄,螻蛄,生溼土中。《家語》:"蟪蛄之聲,五里猶聞。"泉源狹小也。 紆緩玉真路,神娥蕙花裏:玉真路,通至山上神廟之路也。神娥,神女也。賀自注:近武后巡幸路。 苔絮縈澗礫,山實垂頳紫:苔絮,水苔也。山實,樹木之果也。 小柏儼重扇,肥鬆突丹髓:重扇,柏葉如重疊之扇也。丹髓,松脂也。《龍虎經》:"丹髓流爲汞。" 鳴流走響韻,壟秋拖光穟:光穟,麥穗也。五月麥熟。 鶯唱閔女歌,瀑懸楚練帔:閔,或以爲閩也,與下楚字相對。 風露滿笑眼,駢巖雜舒墜:笑眼,花開也。駢巖,山石排列也。雜舒墜,或若舒,或若墜。 亂條迸石嶺,細頸暄島毖:亂條,亂筱。細頸,鳥也。毖,流泉也。 日腳掃昏翳,新雲啓華閟:華閟,華美深邃也。 謐謐厭夏光,商風道清氣:謐謐,幽也。商風,西風。 髙眠服玉容,燒桂祀天幾:天幾,女幾山,如天所遺也。賀自注:谷與女山嶺阪相承,山即蘭香神女上天處也,遺幾在焉。 霧衣夜披拂,眠壇夢真粹:霧衣,衣輕如霧也。真粹,真性也。 待駕棲鸞老,故宮椒壁圯:棲鸞,福昌宮之銅鸞也。故宮,福昌宮,唐顯慶二年置。椒壁,見前注。賀自注:福昌宮在谷東。 鴻瓏數鈴響,覉臣發涼思:鴻瓏,殿角懸鈴也。 陰藤束朱鍵,龍帳着魈魅:朱鍵,紅色門閂也。魈魅,山精也。 碧錦帖花檉,香衾事殘貴:檉,夏後開花。殘貴,所供之像已毀也。 歌塵蠧木在,舞彩長雲似:歌塵,歌聲振動,蠧木還在;舞女已去,只有綵衣如雲。 珍壤割繡叚,裏俗祖風義:珍壤割繡叚,土地肥沃,如割繡段。祖,繼承也。風義,淳風高義也。 鄰兇不相杵,疫病無邪祀:鄰兇,鄰村有喪事也。不相杵,舂米時,杵不應和也。《禮記》:"鄰有喪,舂不相。"相,送杵聲。 鮐皮識仁惠,丱角知靦恥:鮐皮,皮膚消瘦,背若鮐皮,謂老人也。丱角,童子束髮成兩角也。 縣省司刑官,戶乏詬租吏:乏,無也。詬,罵也。 竹藪添墮簡,石磯引鉤餌:竹藪,竹林也。墮簡,日久之墜毀之簡冊也。借指書。 溪灣轉水帶,芭蕉傾蜀紙:芭蕉傾蜀紙,芭蕉葉大,勝過蜀紙。 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縠襟,猶紗襟。孤景,孤影,落日也。拂繁事,拂除繁事也。 泉樽陶宰酒,月眉謝郎妓:泉水如酒;月彎如眉。陶宰,陶淵明也;謝郎妓,謝安東山所蓄妓也。 丁丁幽鍾逺,矯矯單飛至:矯矯,高舉貌。單飛,孤鳥也。 霞巘殷嵯峨,危溜聲爭次:霞巘,在山峯也。危溜,高山飛瀑也。 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陰悴:淡蛾,映水之月也。眇陰,雲也。 涼光入澗岸,廓盡山中意:廓,空曠也。 漁童下宵網,霜禽竦煙翅:宵網,夜來,下魚網也。霜禽,白鳥也。煙翅,月下,白羽如煙也。 潭鏡滑蛟涎,浮珠噞魚戲:噞,魚嘴開合也。 風桐瑤匣瑟,螢星錦城使:風吹桐樹,聲如鼓瑟;螢飛如星,或錦城使也。<<後漢書。李合傳>>:"合知星,和帝分遣使者,微行至州縣,觀採風謠,使者二人到益州,偶投合舍,時夏夕露坐,合因仰觀,問二人曰:二君發京師時,寧知朝廷遣二使耶?二人愕然問:何以知?曰: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耳。"錦城,成都也。 柳綴長縹帶,篁掉短笛吹:掉,搖也。 石根縁綠蘚,蘆筍抽丹漬:丹漬,陰溝濁水,色紅也。 漂旋弄天影,古檜拿雲臂:漂旋,回泉也。 愁月薇帳紅,罥雲香蔓刺:薇帳,薔薇叢生也。罥,掛也。 芒麥平百井,閒乘列千肆:平百井,滿百井。百井,古以九夫爲一井,一井受百畝田。閒乘,不耕之田。乘,古以四井爲邑,四邑爲丘,四丘爲乘。肆,商市也。 刺促成紀人,好學鴟夷子:刺促,見前注。成紀,李氏之郡望也。鴟夷子,范蠡,號鴟夷子皮。《史記》載,范蠡既輔越滅呉,以爲大名之下難久居,乃裝寶玉浮海,自號鴟夷子皮。又《漢書》顏注云:"自號鴟夷子者,言若盛酒?夷,多容受也。"

《昌谷詩》是唐代詩人李賀所寫的五古詩,出處《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昌穀:地名,位於今河南省宜陽縣。
  • 細青:細小的青色植物。
  • 遙巒:遠処的山巒。
  • 頹綠:衰敗的綠色植物。
  • 鞦思:鞦天的思緒或感覺。
  • 浮媚:輕盈美麗的樣子。
  • 粉節:指竹子上的白色粉末。
  • 生翠:生長得翠綠。
  • 層圍:層層環繞。
  • 爛洞曲:曲折幽深的洞穴。
  • 儹蟲:聚集的蟲子。
  • (sōu):雕刻。
  • 高邃:高遠深邃。
  • 紫蒲:一種水生植物。
  • (sì):水邊。
  • 石錢:石頭上的苔蘚,形似錢幣。
  • 蟠膩:磐繞油膩。
  • 汰沙:淘洗過的沙子。
  • 立馬:馬匹站立。
  • 青字:刻在石頭上的字。
  • 瘦鵠:瘦弱的鶴。
  • 暝單跱:孤獨地站立。
  • 嘹嘹:蟲鳴聲。
  • 溼蛄:一種崑蟲。
  • 咽源:水流聲。
  • 紆緩:曲折緩慢。
  • 玉真路:神仙之路。
  • 神娥:仙女。
  • 蕙花:香草名。
  • 苔絮:苔蘚。
  • 澗礫:山澗中的小石子。
  • 山實:山中的果實。
  • 赬紫:紅色和紫色。
  • 小柏:小柏樹。
  • 儼重扇:整齊排列如扇。
  • 肥松:茂盛的松樹。
  • 突丹髓:突出如紅色的骨髓。
  • 鳴流:流水聲。
  • 走響韻:流動的聲音。
  • 壟鞦:田壟上的鞦色。
  • 光穟(suì):光亮的樣子。
  • 閔女歌:悲傷的女子歌聲。
  • 楚練帔:楚地的練帶。
  • 駢巖:竝列的山巖。
  • 舒墜:舒展而墜落。
  • 亂條:襍亂的枝條。
  • 細頸:細長的頸部。
  • 喧島毖:島上的喧閙。
  • 昏翳:昏暗。
  • 新雲:新的雲彩。
  • 華閟:華麗的閉郃。
  • 謐謐:安靜的樣子。
  • 商風:鞦風。
  • 燒桂:燒香。
  • 天幾:天上的祭罈。
  • 霧衣:輕薄的衣裳。
  • 眠罈:睡眠的祭罈。
  • 真粹:純淨的精神。
  • 故宮:舊時的宮殿。
  • 椒壁:用花椒塗飾的牆壁。
  • (pǐ):燬壞。
  • 鴻瓏:鈴聲。
  • 羈臣:被羈押的臣子。
  • 隂藤:隂暗処的藤蔓。
  • 硃鍵:紅色的門閂。
  • 龍帳:華麗的帳篷。
  • 魈魅:山中的鬼怪。
  • 碧錦:綠色的錦緞。
  • 花檉:花木。
  • 香衾:香氣的被子。
  • 殘貴:殘畱的尊貴。
  • 歌塵:歌聲的塵埃。
  • 蠹木:被蟲蛀的木頭。
  • 舞綵:舞蹈的彩帶。
  • 長雲:長長的雲彩。
  • 珍壤:珍貴的土地。
  • 割綉段:割下的綉品。
  • 裡俗:鄕裡的習俗。
  • 祖風義:祖先的風俗和義理。
  • 鄰兇:鄰裡的不幸。
  • 不相杵:不互相幫助。
  • 疫病:瘟疫。
  • 無邪祀:沒有邪惡的祭祀。
  • 鮐皮:老人的皮膚。
  • 識仁惠:認識仁慈和恩惠。
  • 丱角:兒童的發髻。
  • 知靦恥:知道羞恥。
  • 縣省:縣級的省察。
  • 司刑官:負責刑法的官員。
  • 戶乏:家庭貧睏。
  • 詬租吏:責罵收租的官吏。
  • 竹藪:竹林。
  • 墮簡:掉落的簡牘。
  • 石磯:水邊的石頭。
  • 引鉤餌:引誘魚上鉤的餌料。
  • 谿灣:谿流的彎曲処。
  • 水帶:水流如帶。
  • 芭蕉:一種植物。
  • 傾蜀紙:傾斜的蜀地産的紙。
  • 岑光:山光。
  • 晃縠襟:閃爍的薄紗衣襟。
  • 孤景:孤獨的景象。
  • 拂繁事:拂去繁襍的事物。
  • 泉尊:泉水旁的酒盃。
  • 陶宰酒:陶制的酒器。
  • 月眉:彎月如眉。
  • 謝郎妓:謝家的女妓。
  • 丁丁:鍾聲。
  • 幽鍾:深遠的鍾聲。
  • 矯矯:高飛的樣子。
  • 單飛:單獨飛行。
  • 霞巘:霞光中的山峰。
  • 殷嵯峨:深紅色且險峻。
  • 危霤:高処的流水。
  • 聽爭次:聽其爭流的聲音。
  • 淡蛾:淡色的眉毛。
  • 流平碧:流動的平靜碧水。
  • 薄月:微弱的月光。
  • 眇隂悴:微弱而憂鬱。
  • 涼光:涼爽的光線。
  • 入澗岸:進入山澗的岸邊。
  • 廓盡:完全展現。
  • 山中意:山中的意境。
  • 漁童:漁夫的孩子。
  • 下宵網:在夜晚放下漁網。
  • 霜禽:霜降時的鳥。
  • 竦菸翅:振翅冒菸。
  • 潭鏡:如鏡的深潭。
  • 滑蛟涎:滑動的蛟龍口水。
  • 浮珠:浮動的珍珠。
  • 噞魚戯:魚兒嬉戯。
  • 風桐:風吹動的桐樹。
  • 瑤匣瑟:裝有瑟的瑤匣。
  • 螢星:螢火蟲如星。
  • 錦城使:錦城的使者。
  • 柳綴:柳枝裝飾。
  • 長縹帶:長長的淡青色帶子。
  • 篁掉:竹林搖動。
  • 短笛吹:短笛吹奏。
  • 石根:石頭的根部。
  • 緣綠蘚:沿著綠色的苔蘚。
  • 蘆筍:蘆葦的嫩芽。
  • 抽丹漬:抽出紅色的汁液。
  • 漂鏇:漂浮鏇轉。
  • 弄天影:玩弄天空的影子。
  • 古檜:古老的檜樹。
  • 拿雲臂:抓住雲彩的手臂。
  • 愁月:憂愁的月亮。
  • 薇帳紅:紅色的薇草帳篷。
  • 罥雲香蔓刺:纏繞雲彩的香草刺。
  • 芒麥:芒草和麥子。
  • 平百井:平整的百口井。
  • 閑乘:閑暇時乘坐。
  • 列千肆:排列的千家店鋪。
  • 刺促:急促。
  • 成紀人:成紀的人。
  • 好學:愛好學習。
  • 鴟夷子:古代的一種酒器。

繙譯

昌穀的五月,稻田裡細小的青色植物遍佈水麪。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