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柳惲

· 李賀
汀洲白蘋草,柳惲乘馬歸。 江頭楂樹香,岸上蝴蝶飛。 酒杯箬葉露,玉軫蜀桐虛。 朱樓通水陌,沙暖一雙魚。
拼音

譯文

村姑順沿汀洲 田字草,採復採 柳惲策馬奔馳 江南春暖,歸來,歸來 江邊山楂飄香 岸上蝴蝶徘徊 不必言,行路遠 若遲歸,花應晚 誰不羨慕你歸家後 箬葉承露釀美酒 箬下酒,品幾口 更兼有 蜀桐作琴 玉軫大軸 琴空聲悠悠 居朱樓,通水陌 夫唱婦和,如雙魚並遊 李長吉,與君比 自嘆不如,自嘆不如

注釋

柳惲:字文昌,河東解人,工詩文,宋、齊、樑三朝,歷仕太子洗馬、廣州刺史、吳興太守。李賀所和爲柳惲《江南曲》,首句爲“汀洲採白蘋”。 白蘋:水草名,一名田字草。湖州東南二百步處有霄溪,溪連汀洲,一名白蘋洲,柳惲於此賦詩“汀州採白蘋”。因以爲名。見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記》。 楂樹:即山楂,高五六尺,果實圓而酸;一作樝樹。樝同“楂” 箬葉露:即箬下酒。湖州有箬溪,夾溪悉生箭箬,溪北岸爲下箬村,當時人取下箬水釀酒,味醇美,俗稱箬下酒。見陳顧野王《輿地志》。 玉軫:琴下繫縛弦絲的柱子,以玉爲飾。虛:中空。 沙暖:喻居處安適。一雙魚:喻夫妻團聚。

《追和柳惲》的作者是李賀,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90卷第13首。本詩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自嘆不如的情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汀洲:水中小洲。
  • 白蘋:一種水生植物,又稱白萍。
  • 柳惲:人名,南朝梁的文學家。
  • 楂樹:即山楂樹。
  • 箬葉:一種竹葉,常用於包裹食物。
  • 玉軫:玉製的琴軫,用來調節琴絃。
  • 蜀桐:蜀地產的桐木,常用於製作樂器。
  • 水陌:水邊的小路。

翻譯

水中的小洲上,白蘋草茂盛,彷彿柳惲騎馬歸來。 江邊的山楂樹散發着香氣,岸上蝴蝶翩翩飛舞。 酒杯中盛着如露珠般的箬葉,玉製的琴軫搭配蜀桐製成的琴身,顯得空靈而雅緻。 紅色的樓閣通向水邊的小路,沙灘溫暖,一對魚兒在水中嬉戲。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江邊春景圖。詩中,「汀洲白蘋草」與「柳惲乘馬歸」相映成趣,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充滿生機的氛圍。後句通過「楂樹香」和「蝴蝶飛」進一步以嗅覺和視覺的感官體驗,加深了春天的氣息。結尾的「朱樓通水陌,沙暖一雙魚」則巧妙地以景結情,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賀獨特的藝術風格。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