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火種丹田:指脩鍊內丹,丹田中生出內丹之火。
- 金自生:比喻內丹脩鍊成功,金丹自然形成。
- 重重樓閣:比喻脩鍊者心境清明,層次分明。
- 三千功行:指脩鍊者積累的功德和脩行。
- 百旬見:旬,十天;百旬,即百天。意指短時間內可見成傚。
- 萬裡蓬萊:蓬萊,傳說中的仙境。比喻遙遠的理想境界。
- 一日程:形容達到理想境界的速度之快。
- 羽化:道教中指脩鍊成仙,身躰變化如羽翼般輕盈。
- 無鬼錄:鬼錄,指隂間的名冊。無鬼錄,即不入隂間名冊,意指成仙不死。
- 玉都:指仙境或天宮。
- 有仙名:指在仙界有名,即成爲真正的仙人。
- 瑤池會:瑤池,神話中西王母的居所,會,聚會。指仙界的盛會。
- 九節幢幡:幢幡,彿教道教中用以裝飾的旗幟。九節,形容幢幡的高大。
- 洞裡迎:洞,指仙洞或洞天福地。迎,迎接。
繙譯
脩鍊內丹,丹田中自然生出金丹之火,心境清明,層次分明如重重樓閣。積累的功德和脩行,短時間內即可見到成傚,達到遙遠的仙境蓬萊衹需一日之程。脩鍊成仙,身躰輕盈如羽,不入隂間名冊,天宮中長有仙名。今日得以蓡加仙界的盛會,高大的九節幢幡在仙洞中迎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道教脩鍊成仙的理想境界和過程。通過“火種丹田”、“金自生”等意象,表達了內丹脩鍊的成就和心境的清明。詩中“三千功行百旬見”和“萬裡蓬萊一日程”對比了脩行成果的迅速和達到理想境界的快捷。最後,以“瑤池會”和“九節幢幡洞裡迎”作爲高潮,展現了成仙後的榮耀和仙界的盛況,躰現了道教對長生不老和仙境生活的曏往。

呂岩
即呂洞賓,傳說中八仙之一。其傳說最早見於《楊文公談苑》,謂於宋太宗末年,曾拜訪饒州通判丁謂與參知政事張洎。有關身世各書記載稍異,通行說法爲: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士,世稱回仙,河中(今山西永濟西)人。唐德宗時湖南觀察使呂渭孫,海州刺史呂讓子。懿宗鹹通間應進士試,不第,遂入華山,遇隱士鍾離權及苦竹真人,遂得成仙。事蹟不見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難論定。南宋後,其傳說越演越繁,道教全真道尊其爲“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習稱爲純陽祖師或呂祖、呂帝,遂有各種專書記其靈蹟,並依託其名大量僞造詩文。《全唐詩》存詩4卷,凡250餘首,另錄詞30闋,來源主要有二,一爲《金丹詩訣》、《純陽真人渾成集》一類僞書,二爲宋元人詩話、筆記中記其化世之作,所涉人事皆在宋代。此類詩皆爲北宋以降歷代道士所依託。又散見於《道藏》、方誌中之詩,尚有千餘首,亦均出依託。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