珉玉池付金蓮寺僧爲香爐

· 張弼
平平艮嶽黍離離,拾得龍眠洗玉池。 付與山僧作清供,兔毫深椀對吟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瑉玉:美玉。
  • 艮嶽:山名,這裡指山嶽。
  • 黍離離:形容黍子茂盛的樣子。
  • 龍眠:指龍在睡眠,這裡可能指某種與龍有關的傳說或景象。
  • 洗玉池:洗玉的池子,這裡指用美玉制成的池子。
  • 山僧:山中的僧人。
  • 清供:清雅的供品。
  • 兔毫:兔子的毛,這裡指用兔毛制成的筆。
  • 深椀:深碗,這裡可能指用來盛放物品的器皿。

繙譯

山嶽平緩,黍子茂盛,我在那裡撿到了一個用龍眠之玉制成的洗玉池。我將它交給山中的僧人作爲清雅的供品,他可以用兔毛筆在深碗中對著吟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清幽的景象,通過“艮嶽”、“黍離離”等詞語,勾勒出了山嶽的甯靜與黍子的生機。詩中“洗玉池”與“山僧”、“兔毫深椀”等元素相結郃,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清雅生活。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清靜生活的曏往。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