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氣:吉祥的雲氣,常用來比喻聖賢或美好的事物。
- 青霞:青色的雲霞,這裏比喻仙境。
- 大羅:道教中的天界之一,指最高的仙境。
- 金光:金色的光芒,常用來形容神聖或寶貴的事物。
- 造化:自然界的創造和變化,也指命運或天意。
- 石室:山中的石洞,常用來比喻隱居或修煉的地方。
- 松蘿:一種植物,常生長在松樹上,這裏用來形容隱居地的清幽。
- 扶廣:扶持廣大,這裏指書籍傳播廣泛。
- 靈飛:靈動的飛翔,這裏指仙人或神靈的飛翔。
- 百魔:各種妖魔鬼怪。
- 關吏:守關的官員。
- 蹉跎:虛度光陰,浪費時間。
翻譯
當年紫氣橫渡黃河,今日青霞出現在大羅仙境。 不依賴金光來區分造化,常使石室保護着松蘿。 書籍傳播廣泛,開啓各地的山嶽,佩戴着靈飛,驅趕百魔。 一片歸雲,仙路遙遠,可讓守關的官員嘆息時光的蹉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仙境圖景,通過對紫氣、青霞、金光等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隱居生活的讚美。詩中「不藉金光分造化」表達了詩人對自然造化的尊重,而「常令石室護松蘿」則進一步以石室和松蘿爲象徵,表達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足。最後兩句通過對歸雲和關吏的描寫,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增添了詩的哲理意味。

戚繼光
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 。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爲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
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