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送鄉人南還

帝城春欲暮,送子別南歸。 劍拂雙虹落,鞭侵萬翠圍。 鶯聲遷遠樹,草色戀人衣。 不盡他鄉思,隨君躍馬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都:指北京。
  • 帝城:皇帝居住的城市,這裏指北京。
  • 春欲暮:春天即將結束。
  • :你,指詩人的同鄉。
  • 南歸:向南歸去,指同鄉要返回南方。
  • 劍拂雙虹落:形容劍光閃爍,如同雙虹落地。
  • 鞭侵萬翠圍:鞭子揮動,似乎穿透了四周的翠綠景色。
  • 鶯聲遷遠樹:黃鶯的叫聲從近處的樹上傳到了遠處的樹上。
  • 草色戀人衣:草地的顏色似乎依戀着行人的衣服。
  • 不盡他鄉思:無法盡述對異鄉的思念之情。
  • 隨君躍馬飛:隨着你騎馬飛馳而去。

翻譯

在北京,春天即將結束,我在這裏送你向南歸去。你的劍光閃爍,如同雙虹落地,鞭子揮動,似乎穿透了四周的翠綠景色。黃鶯的叫聲從近處的樹上傳到了遠處的樹上,草地的顏色似乎依戀着行人的衣服。我對異鄉的思念之情無法盡述,隨着你騎馬飛馳而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北京春天即將結束時,詩人送別同鄉南歸的情景。詩中通過「劍拂雙虹落」和「鞭侵萬翠圍」等生動形象的描繪,展現了離別時的壯麗景象。同時,「鶯聲遷遠樹」和「草色戀人衣」則細膩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對同鄉的依依不捨。最後,「不盡他鄉思,隨君躍馬飛」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異鄉的深深思念和對同鄉的祝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樑元柱

樑元柱,召補福建道御史。三年,監北京鄉試。旋奉敕按雲南,便道歸省,連遭父母之喪,起補廣西參議,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見羅孫耀撰墓誌銘、吳元翰撰行狀。清黃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順德縣誌》卷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三有傳。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