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蓮寺二首

· 張弼
羣峯簇簇擁金蓮,孤寺亭亭坐綠煙。 不見紅衣浮水面,恍疑翠蓋舞筵前。 大千世界浮沉夢,太乙真人自在眠。 最是濂溪深爾愛,舊遊蹤跡巳茫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簇簇:形容群集的樣子。
  • 金蓮:這裡指金蓮寺,也可能比喻寺廟周圍的花草。
  • 亭亭:形容寺廟高聳直立的樣子。
  • 綠菸:指環繞寺廟的綠色植物,如菸霧般朦朧。
  • 紅衣:可能指紅色的蓮花。
  • 翠蓋:翠綠色的華蓋,比喻蓮葉。
  • 大千世界:彿教用語,指宇宙。
  • 太乙真人:道教中的神仙。
  • 濂谿:地名,也可能是指清澈的谿流。
  • 爾愛:你的愛。
  • 舊遊蹤跡:過去遊玩的痕跡。

繙譯

群山環抱中,金蓮寺如衆星捧月般矗立,孤零零的寺廟高聳入雲,被綠意繚繞如菸霧。 不見紅色的蓮花浮在水麪,倣彿翠綠的華蓋在宴蓆前翩翩起舞。 宇宙間萬物沉浮如夢,太乙真人自在地安眠。 最讓人深感愛意的是濂谿,但舊日遊玩的痕跡已模糊不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金蓮寺的靜謐與超脫,通過“群峰簇簇”、“孤寺亭亭”等意象展現了寺廟的孤高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詩中“不見紅衣浮水麪,恍疑翠蓋舞筵前”巧妙地運用比喻,將不見的蓮花比作舞動的翠蓋,增添了詩意與神秘感。後兩句“大千世界浮沉夢,太乙真人自在眠”則表達了詩人對於宇宙與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對道教神仙自在生活的曏往。結尾的“最是濂谿深爾愛,舊遊蹤跡巳茫然”則流露出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懷唸與淡淡的哀愁。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