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方隱君

· 張穆
墟煙晚霧接江潯,野舸長林獨往深。 肆意君平獨寄卜,家如謝傅總能吟。 仙山對戶支頤看,循水回堤喜客尋。 從古釣徒埋志士,鍾牙何意有同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墟煙晚霧:傍晚時分的炊煙和霧氣。
  • 江潯:江邊。
  • 野舸:小船。
  • 長林:深林。
  • 肆意: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君平:指東漢時期的隱士嚴君平,以卜筮爲生。
  • 寄卜:以卜筮爲寄託。
  • 謝傅:指東晉時期的文學家謝安,這裏借指隱君有文學才華。
  • 支頤:手托腮,形容沉思或悠閒的樣子。
  • 循水回堤:沿着水邊走,繞過堤岸。
  • 釣徒:釣魚的人,這裏指隱士。
  • 鍾牙:指古代的鐘和牙,這裏比喻高雅的音樂或藝術。

翻譯

傍晚時分,墟煙與晚霧交織在江邊,我獨自乘坐小船深入那片長林。你像古代的嚴君平一樣,自由自在地以卜筮爲生,你的家就像謝安那樣,總能吟詠出美妙的詩篇。你悠閒地手托腮,從門前眺望仙山,沿着水邊繞過堤岸,欣喜地迎接客人的到來。自古以來,釣魚的隱士往往埋沒了志士的才華,但鍾牙般的高雅之音,又何曾想到會有共鳴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生活場景,通過「墟煙晚霧」、「野舸長林」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深遠的氛圍。詩中將隱君比作嚴君平和謝安,讚美其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和文學才華。結尾處提到「釣徒埋志士」,暗示了隱士的才華往往被埋沒,但「鍾牙何意有同音」則表達了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高雅的藝術和思想仍能找到共鳴,體現了作者對隱士生活的理解和讚賞。

張穆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敬之。張和弟。正統四年進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有《勿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