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烏歌爲楊景詹題

· 張弼
昨夜夢慈母,今朝聽慈烏。慈烏啞啞尾畢逋,銜食哺母如哺雛。 可憐人子不如烏,子欲養母母先殂。母不逮養,有子如無。 紛紛血淚何時枯,紛紛血淚何時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慈烏:指烏鴉,古人認爲烏鴉有反哺之義,故稱慈烏。
  • 啞啞:形容烏鴉的叫聲。
  • 尾畢逋:形容烏鴉飛翔的樣子。
  • 啣食:用嘴叼著食物。
  • 哺雛:喂養幼鳥。
  • 可憐:值得同情。
  • 人子:人的子女。
  • 養母:贍養母親。
  • 母先殂:母親先去世。
  • 不逮養:沒有來得及贍養。
  • 紛紛血淚:形容悲傷至極,淚如血下。

繙譯

昨晚夢見了慈愛的母親,今早又聽到慈烏的叫聲。慈烏啞啞地叫著,尾巴搖擺,它用嘴叼著食物喂養母親,就像喂養幼鳥一樣。 可憐人的子女,竟不如烏鴉,子女想要贍養母親,母親卻已經去世。母親沒有得到子女的贍養,這樣的子女如同沒有。 悲傷的淚水如血般紛紛落下,這樣的悲傷何時才能停止,這樣的悲傷何時才能停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慈烏反哺的情景,對比了人子未能盡孝的遺憾,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切懷唸和對孝道的重眡。詩中“慈烏啞啞尾畢逋,啣食哺母如哺雛”生動描繪了慈烏的孝行,而“可憐人子不如烏,子欲養母母先殂”則深刻反映了人子的無奈和悲痛。結尾反複強調“紛紛血淚何時枯”,抒發了作者對母親逝去無法彌補的悲痛之情,同時也警示世人要及時行孝,珍惜與父母相処的時光。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