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山人元珍遊武夷二首

潮生風急海門秋,尊酒那堪綰別愁。 白眼乍爲交臂失,青山誰共比肩遊。 蒸霞遠結千層氣,瀑布斜分九曲流。 玉女峯前如拾草,可能飛夢記刀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門:海口。
  • 綰(wǎn):系,打結,這裏指挽留。
  • 白眼:表示輕視或不滿的眼神,此指短暫的交往。
  • 交臂失:指擦肩而過,錯過。
  • 比肩:並肩。
  • 蒸霞:雲霞升騰。
  • 九曲流:武夷山的九曲溪,溪水迂迴曲折。
  • 玉女峯:武夷山的著名山峯。

翻譯

潮水上漲,風急浪高,海門已是秋天,這杯酒又怎能挽留得住離別的憂愁呢?短暫交往後便要分別,讓人不禁心生感慨,又有誰能與我一同並肩遊覽這青山呢?雲霞升騰,遠處凝聚着層層霧氣,瀑布傾斜而下,分成九曲溪流。在玉女峯前,就如同拾草一般平常,不知是否能在夢中記得歸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的場景以及對武夷山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不捨和對未來相聚的期待。首聯通過描寫海門秋景,烘托出離別的氛圍,「尊酒那堪綰別愁」直接表達了詩人無法用酒留住友人的無奈。頷聯中「白眼乍爲交臂失」形象地表現了與友人短暫相聚又匆匆分別的遺憾,「青山誰共比肩遊」則表達了對無人相伴同遊的感慨。頸聯對武夷山的景色進行了生動的描繪,「蒸霞遠結千層氣,瀑布斜分九曲流」展現出了雲霞繚繞、瀑布飛瀉的壯美景色。尾聯以玉女峯作結,「如拾草」體現了詩人對武夷山景色的熟悉,同時「可能飛夢記刀頭」又流露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相聚的期盼。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將離別之情與山水之景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