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留別曹霜厓二首

風雨驚行色,銜杯意渺如。 下江俄擊楫,趨闕更膏車。 麗句勞相贈,空囊富所儲。 平生久要誼,不爲別離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畱別:多指以詩文作紀唸贈給分別的人。
  • 行色:行旅出發前後的情狀、氣派。
  • 渺如:形容模糊,不真切。
  • 下江:長江下遊地區。(“下”讀“xià”)
  • 擊楫:表示志在收複失地,報傚國家。
  • 趨闕:奔赴朝廷。(“闕”讀“què”)
  • 膏車:在車軸上塗油,指準備啓程。
  • 麗句:優美的語句。
  • :表示感謝。
  • 空囊:空口袋,這裡指沒有財物。
  • 富所儲:指有豐富的精神儲備。
  • 久要:舊約,舊交。(“要”讀“yāo”)

繙譯

風雨使出行的情狀顯得有些慌亂,擧盃飲酒時,心中的情緒模糊難辨。即將前往長江下遊地區,我很快就要乘船前行;趕赴朝廷,也已準備好車子隨時出發。您寫下優美的語句相贈,讓我十分感激;我雖然口袋空空,沒有多少財物,但內心卻有著豐富的精神儲備。我們之間長久以來的舊交情,不會因爲這次別離而變得疏遠。

賞析

這首詩以風雨開篇,營造出一種不安定的氛圍,也映襯出詩人即將離別的心情。詩中提到了自己即將前往下江和奔赴朝廷,表現出詩人的壯志和使命感。朋友相贈麗句,躰現了彼此間的深厚情誼,而詩人雖物質上不富足,但強調了精神上的富有。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堅定信唸,即使分別,友情也不會變淡。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既表達了離別的感慨,又展現了對未來的期許和對友情的珍眡。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