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時楊清溪爲鄉先達菊存陳公作種菊圖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餘年其五世孫繼先乃得之於其仲父有實家蓋其家故物也出

· 劉崧
王郎寫竹出吳興,瀟灑縱橫似更能。 昨日蒲菴菴裏見,雲根風骨更崚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楊清溪:人名。
  • 鄉先達:鄉里的前輩顯達之人。
  • 菊存陳公:一位姓陳字號爲菊存的人。
  • 工妙逼真:工藝精妙,極爲相像。
  • 六十餘年:六十多年。
  • 五世孫:第五代子孫。
  • 繼先:人名。
  • 仲父:父親的大弟。
  • 有實:人名。
  • 王郎:這裏指善於畫竹的人,可能指前文提到的楊清溪。
  • 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的古稱。
  • 瀟灑縱橫:形容畫作風格灑脫自由,筆勢縱橫。
  • 蒲庵:庵堂的名字。
  • 雲根:深山雲起之處,這裏可理解爲畫作中的竹子根部,借指竹子。
  • 風骨:剛健的風度、氣質。
  • 崚嶒(léng céng):形容山高峻突兀的樣子,這裏形容竹子的氣質不凡。

翻譯

過去楊清溪爲鄉里的前輩顯達之人菊存陳公創作了一幅種菊圖,這幅圖工藝精妙,極爲相像。六十多年過去了,陳公的五世孫繼先從他的二叔有實家裏得到了這幅圖,原來這是他們家的舊物。繼先把圖拿出來給我看,我因此在圖後面題字,以表達敬仰之意。

王郎從吳興出來畫竹子,他的畫作灑脫自由,筆勢縱橫,似乎更有能力。昨天在蒲庵的庵裏看到(他的畫),那竹子根部的氣質更加高峻不凡。

賞析

這首詩先講述了一幅種菊圖的來歷,體現了其在家族中的傳承,以及作者對這幅圖和圖中所描繪的人物(陳公)的敬仰。後兩句則着重描寫了王郎所畫竹子的高超技藝,通過「瀟灑縱橫」表現出其畫作的風格,用「雲根風骨更崚嶒」強調了竹子的不凡氣質,從而展現出作者對王郎畫竹藝術的讚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幽,將對畫作和畫家的讚美融入簡潔的文字之中。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