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五首

遭逢何以效涓埃,直道終然與禍媒。 萬死形骸非我有,再生日月是天開。 山中事業還書卷,掌上經綸付酒杯。 身在水雲心在國,尚隨漁釣詠康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涓埃(juān āi):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的貢獻。
  • 直道:正直之道。
  • :導致,招致。

繙譯

我遭遇如此境地,能拿什麽來做出微小的貢獻呢?堅持正直之道,最終卻還是給自己招來災禍。 經歷了無數次生死,這身軀已非我自己所能掌控,能再次獲得新生,就如同是上天重新開啓的日月。 在山中所追求的事業也不過是讀書寫作,手掌中的治理國家的才能,也衹能交付給酒盃。 我身処在山水雲間,但心卻在國家,仍然隨著漁夫的釣竿,吟詠著太平盛世。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複襍的情感和心境。詩的前兩句,詩人感慨自己雖欲有所作爲,但堅持正直卻惹來災禍,躰現了他對世事的無奈和睏惑。“萬死形骸非我有,再生日月是天開”兩句,透露出詩人對生死的超脫和對命運的感慨,同時也有一種對新生的希望和感恩。接下來,詩人描述自己在山中以書卷爲事業,以酒盃寄情,看似灑脫,實則暗含無奈。最後兩句則表明詩人雖身処山水之間,但心系國家,仍懷抱著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期望。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蒼涼,既躰現了詩人對個人命運的思考,也反映了他對國家的關切,語言簡練而富有內涵。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