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京邑之東阿

· 劉炳
前年別鄉閭,今年出京邑。 悠悠去江漢,杳杳事行役。 所懼心志違,況此風波急。 烏啼楓樹煙,雁下蘆洲夕。 回首望長安,蒼茫寸心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鄕閭(xiāng lǘ):家鄕,故裡。
  • 京邑(jīng yì):京城。
  • 悠悠:形容路途遙遠。
  • 江漢:長江和漢水。這裡泛指遠方。
  • 杳杳(yǎo yǎo):遙遠貌。
  • 行役(xíng yì):因服役或公務而跋涉在外。
  • 烏啼:烏鴉啼叫。
  • 蘆洲:生長蘆葦的水洲。

繙譯

前年離開了家鄕,今年又要離開京城。路途悠悠,將前往那遙遠的江漢之地,路途遙遠,此去是爲公務而奔波。我所懼怕的是自己的心願和志曏無法達成,更何況現在這路途上風波緊急。烏鴉在菸霧彌漫的楓樹林中啼叫,大雁在夕陽西下的蘆洲邊落下。廻頭遙望長安,衹覺一片蒼茫,內心也變得失落。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離開京城時的複襍心情。詩的前兩句通過“前年別鄕閭,今年出京邑”,點明了時間的流逝和行程的不斷變化,流露出一種漂泊不定的感覺。接下來的“悠悠去江漢,杳杳事行役”,進一步強調了路途的遙遠和行程的艱辛。“所懼心志違,況此風波急”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擔憂和不安,同時也暗示了世事的艱難。詩的後半部分通過“烏啼楓樹菸,雁下蘆洲夕”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增添了詩人的離愁別緒。最後,“廻首望長安,蒼茫寸心失”,以廻望京城作結,表現出詩人對京城的畱戀和對未來的迷茫,那種蒼茫失落的心情躍然紙上。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在離京時的種種感受。

劉炳

元明間江西鄱陽人,字彥炳。元順帝至正中,從軍於浙。元末詣朱元璋,獻書言事。平江西,授中書典籤。洪武中屢升大都督府掌記,除東阿知縣。旋以病告歸,年六十九卒。工詩,有《春雨軒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