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潯陽

· 劉炳
潯陽城頭秋雁啼,霜寒木落紅霏霏。 孤舟晚泊日當酉,纜系石橋楊柳磯。 庾樓基廢迷煙樹,猶記樓船爭戰處。 草店蕭條野客沽,女牆依舊官軍戍。 逝水滔滔送落暉,繁華雲變不勝題。 當年司馬青衫淚,翠袖琵琶夢已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潯陽(xún yáng):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稱。
  • 霏霏(fēi fēi):形容雨雪紛飛的樣子,這裏形容樹葉紛紛飄落。
  • (yǒu):指傍晚五點到七點。
  • 庾樓:相傳爲東晉庾亮鎮江州時所建的高樓。
  • 女牆:指城牆上呈凹凸形的小牆。

翻譯

潯陽城頭傳來秋雁的啼叫聲,秋霜寒冷,樹木凋零,紅葉紛紛飄落。 一艘孤舟傍晚時分停泊,當時正值酉時,纜繩系在石橋邊的楊柳磯上。 庾樓的基址已經荒廢,在迷濛的煙樹中難以尋覓,仍記得這裏曾是樓船爭戰的地方。 草店冷落蕭條,只有鄉野之客來買酒,城牆上的女牆依舊有官軍戍守。 流逝的江水滔滔奔涌,送別那落日餘暉,繁華如同雲彩變幻,讓人感慨萬千難以盡述。 當年白居易因被貶而淚溼青衫,那美人翠袖彈琵琶的景象如今已不復存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潯陽的秋景,通過對秋雁啼鳴、霜寒木落、孤舟泊岸、庾樓廢基、草店蕭條、女牆戍守、逝水滔滔等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蕭瑟、淒涼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和繁華消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寓情於景的手法,將情感融入到對景物的描繪中,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詩人的憂傷和無奈。同時,詩中還提到了白居易的「司馬青衫淚」,增添了詩歌的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內涵。總體來說,這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是一首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劉炳

元明間江西鄱陽人,字彥炳。元順帝至正中,從軍於浙。元末詣朱元璋,獻書言事。平江西,授中書典籤。洪武中屢升大都督府掌記,除東阿知縣。旋以病告歸,年六十九卒。工詩,有《春雨軒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