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山驛次湛內翰韻四首

南裔行將盡,荒村僅自存。 蕭條村裏驛,日午不開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ì):邊遠的地方。
  • :衹,僅僅。
  • :畱存,存在。
  • 蕭條:寂寞冷落,毫無生氣。

繙譯

即將走到南方邊遠之地的盡頭,衹見一個荒涼的村子勉強存在著。 村裡那冷清的驛站,到了中午都還沒有開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見到的荒涼景象。詩中的“南裔行將盡”點明了作者所処的位置是在南方邊遠地區,即將走到盡頭。“荒村僅自存”則形象地寫出了村子的荒涼破敗,僅僅是勉強維持著存在。“蕭條村裡驛,日午不開門”進一步強調了這個地方的冷清和寂寥,就連村裡的驛站在中午時分都還大門緊閉,給人一種蕭索之感。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營造出一種孤寂、荒涼的氛圍,反映了作者旅途的疲憊和對邊遠地區荒涼景象的感慨。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