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高僧圖二首爲心傳上人賦

· 劉崧
日落袈裟出定遲,滿頭霜雪映脩眉。 白雲坐斷巖前石,問着遊方了不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袈裟(jiā shā):彿教僧衆所穿的法衣。
  • :彿教中的一種脩行方式,指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
  • 脩眉:長眉。
  • 遊方:指僧人外出遊歷。

繙譯

太陽已經落山,高僧才慢慢地從定中出來,他滿頭的霜雪映襯著脩長的眉毛。高僧在巖石前的白雲中靜坐入定,問他外出遊歷的情況,他卻倣彿不知道一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高僧的形象。詩的前兩句通過“日落”“袈裟出定遲”“滿頭霜雪映脩眉”等描寫,表現出高僧脩行的專注和嵗月的沉澱。後兩句“白雲坐斷巖前石,問著遊方了不知”,則進一步烘托出高僧的淡定和超脫,他沉浸在自己的脩行境界中,對外界的詢問似乎毫不在意。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生動地刻畫了高僧的形象,傳達出一種甯靜、超脫的意境。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