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陽道中

山城百里道,多半在岧嶢。 岫溼含雲氣,崖香長藥苗。 野田荒作路,古木僕爲橋。 日暮西風急,吟蟬抱葉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岧嶢(tiáo yáo):形容山高峻的樣子。
  • 岫(xiù):山洞,也指峯巒。

翻譯

在這山中的城池裏,有一條百里長的道路,大半都在高峻的山間。山峯溼潤,蘊含着雲氣,山崖上散發着陣陣藥苗的香氣。野外的田地荒蕪,變成了道路,古老的樹木倒下,成爲了橋樑。傍晚時分,西風急吹,鳴叫的蟬兒抱着樹葉飄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龍陽道中的景象,給人一種幽靜、荒涼的感覺。詩人通過描寫道路所處的環境,如高峻的山峯、溼潤的岫巖、含雲的氣息以及長着藥苗的山崖,展現出大自然的蒼茫與神祕。「野田荒作路,古木僕爲橋」則突出了此地的荒蕪和原始,暗示了人跡罕至。而「日暮西風急,吟蟬抱葉飄」一句,通過描繪傍晚時分西風吹拂,蟬兒抱葉飄落的情景,增添了幾分蕭瑟之感。整首詩意境深遠,讓讀者彷彿置身於這幽靜的山道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歲月的滄桑。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