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上憶吹簫 · 丁已中秋感舊

· 劉炳
銀漢無聲,澹雲籠月,汀煙落木蕭蕭。悵西風萬里,江上停橈。玉砌雕闌何處,霓裳曲、鳳管鸞簫。休重問,傷心往事,都付寒潮。 河橋。當年惜別,翠雁溼啼痕,斂衽魂銷。感新愁磊磈,有酒難澆。行徑紅蘭香歇,低顰念、暮暮朝朝。銀屏悄,定應晚妝,宮黛慵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漢:指銀河。(「漢」讀音爲「hàn」)
  • (dàn):恬靜、安然的樣子。
  • :遮蓋。
  • (tīng):水邊平地,小洲。
  • (ráo):船槳。
  • 玉砌雕闌:形容富麗的建築物。
  • 霓裳曲:唐代著名舞曲。
  • 鳳管鸞簫:泛指笙簫一類管樂。
  • 斂衽(liǎn rèn):整飭衣襟,表示恭敬。
  • 磊磈(lěi kuǐ):衆石累積貌。亦喻胸中不平之氣。

翻譯

銀河寂靜無聲,淡淡的雲彩籠罩着明月,水邊平地上的煙霧和落葉蕭蕭而下。我滿懷惆悵,面對萬里西風,在江上停下船槳。那富麗的建築物在哪裏呢?那優美的霓裳舞曲、動聽的鳳管鸞簫之聲也無處可尋。不要再追問了,那些傷心的往事,都已交付給寒冷的江潮。

在河橋上,想起當年在此惜別,翠綠的大雁沾溼了啼痕,整飭衣襟,黯然神傷。感慨新添的憂愁如亂石堆積,有酒也難以消除。行走的小徑旁,紅蘭的香氣已經消散,低着頭思念着,從早到晚,日復一日。銀色的屏風靜悄悄的,想必她晚上應該是懶得梳妝畫眉,也沒心思打扮了。

賞析

這首詞以中秋佳節爲背景,抒發了作者對往事的回憶和感慨。上闋通過描繪銀漢無聲、澹雲籠月、汀煙落木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蕭瑟的氛圍,同時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下闋則通過回憶當年惜別的情景,進一步強調了心中的憂愁和思念。整首詞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情感真摯,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複雜情感。詞中的「悵」「休重問」「傷心」「新愁磊磈」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作者的愁苦之情。而「銀屏悄,定應晚妝,宮黛慵描」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女子的憂愁和慵懶,增添了詞的感染力。

劉炳

元明間江西鄱陽人,字彥炳。元順帝至正中,從軍於浙。元末詣朱元璋,獻書言事。平江西,授中書典籤。洪武中屢升大都督府掌記,除東阿知縣。旋以病告歸,年六十九卒。工詩,有《春雨軒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