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十九首

忽忽歲雲暮,農夫罷耕作。 蟪蛄多悲鳴,斗酒聊爲樂。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白鶴。 矯翼吭雲霄,不能事丘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忽忽: 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2. 歲雲暮:一年將盡。
  3. 蟪蛄(huì gū):一種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這裏指秋蟲。
  4. 丘壑:指深山幽谷,此處指隱居。

翻譯

時間匆匆,一年很快就到了年末,農夫們停止了耕作。秋蟲大多悲哀地鳴叫着,姑且喝上幾杯酒來尋取快樂。有客人從遠方而來,送給我兩隻白鶴。它們展翅高飛,鳴叫聲響徹雲霄,是不會甘心隱居於深山幽谷之中的。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歲末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詩的開頭「忽忽歲雲暮,農夫罷耕作」,通過「忽忽」表現出時光飛逝的感覺,「歲雲暮」點明時間,「農夫罷耕作」則展示了年末的農閒情景。「蟪蛄多悲鳴,斗酒聊爲樂」,以秋蟲的悲鳴烘托出一種淡淡的憂傷氛圍,而「斗酒聊爲樂」則表現出詩人試圖以酒消愁,尋找一些快樂。接下來,「客從遠方來,遺我雙白鶴」,客人帶來的白鶴成爲了詩中的一個亮點,也爲下文的描寫埋下伏筆。最後兩句「矯翼吭雲霄,不能事丘壑」,描寫白鶴展翅高飛、鳴聲嘹亮,暗示着它們有高遠的志向,不甘於隱居。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動物的描寫,傳達出詩人對時光流逝、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對高遠志向的追求。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