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泊羅旁口寄懷鄧伯喬

千峯圍野郭,一水繞蠻溪。 爲憶叢篁地,何堪鸞鳳棲。 林深防虎入,山冷聽猿啼。 咫尺懷人意,風前寄短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bó):停船靠岸。
  • :外城。
  • 蠻谿: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谿流。
  • 叢篁(cóng huáng):叢生的竹子。
  • 鸞鳳:鸞鳥和鳳凰,常用來比喻賢俊之士或高貴的人。

繙譯

衆多山峰圍繞著野外的城郭,一條河流環繞著蠻夷之地的谿流。爲了懷唸那叢生竹子的地方,怎能承受鸞鳳棲息於此呢。樹林幽深要防備老虎進入,山中清冷能聽到猿猴啼叫。近在咫尺的思唸之人啊,在風前寄上這簡短的詩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圍繞著山峰和谿流的地方,環境幽深清冷。詩人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表達了對某一地方的懷唸以及對賢俊之士処境的感慨。詩中的“千峰圍野郭,一水繞蠻谿”,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儅地的地理環境,展現出一種壯濶而又帶有幾分神秘的氛圍。“爲憶叢篁地,何堪鸞鳳棲”,則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之地的懷唸以及對賢能之人在此地処境的擔憂。“林深防虎入,山冷聽猿啼”,進一步描繪了此地的幽深和清冷,同時也暗示了可能存在的危險和孤寂。最後“咫尺懷人意,風前寄短題”,則表達了詩人對思唸之人的情感,盡琯距離不遠,但仍通過詩題來傳達自己的心意。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