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州夜宴圖

· 鄭真
十八學士登瀛仙,衣冠濟濟開樽筵。 銀燭高燒照長夜,金爐香爇沈檀煙。 社稷元勳屬房杜,忠孝百年論肺腑。 乾坤醉裏暗經綸,盛世風雲際真主。 玉京天上非人間,瀛洲可望不可攀。 河漢秋高月華滿,清風雜沓鳴瑤環。 龍鳳雄姿天日表,策府宏開朝覲早。 宴娛不敢負君恩,周詩正儗歌天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瀛仙:指仙境,這裡比喻爲朝廷中的賢人。
  • 濟濟:形容人多,這裡指衆多學士。
  • 樽筵:指宴蓆。
  • (ruò):點燃。
  • 沈檀:沉香和檀香,均爲名貴的香料。
  • 房杜:指唐朝的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位著名的政治家。
  • 經綸:指治理國家的才能和策略。
  • :遇到,這裡指遇到明君。
  • 玉京:指天帝的居所,比喻朝廷。
  • 河漢:銀河。
  • 瑤環:玉制的環,這裡指美玉。
  • 天日表:形容皇帝的儀表堂堂,如天日般光明。
  • 策府:指國家的重要機搆,如翰林院等。
  • 朝覲:指臣子朝見君主。
  • :擬,打算。
  • 天保:《詩經》中的一篇,歌頌君主的功德。

繙譯

十八位學士如登仙境,衣冠整齊地開設宴蓆。銀燭高高燃燒,照亮了長夜,金爐中點燃的沉香和檀香菸霧繚繞。社稷的元勛是房玄齡和杜如晦,他們以忠孝傳家,深得人心。在乾坤之間,他們的治理策略在醉夢中暗暗運作,盛世的風雲際會,真命天子出現。玉京天上不是人間,瀛洲雖可望而不可及。銀河在鞦高氣爽的夜晚滿月,清風中傳來玉環的響聲。龍鳳般的雄姿,如天日般明亮的儀表,策府宏大地開啓,朝覲早早開始。宴會娛樂不敢辜負君恩,正打算歌頌《詩經》中的《天保》篇,以表達對君主的敬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朝廷中文人學士的宴會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語言,展現了儅時文人學士的風採和對國家的忠誠。詩中“十八學士登瀛仙”一句,即以仙境比喻朝廷,表達了學士們的高尚地位和理想境界。後文通過對宴會細節的描寫,如“銀燭高燒”、“金爐香爇沈檀菸”,營造了一種莊重而神秘的氛圍。詩的結尾提到“周詩正儗歌天保”,表達了對君主的忠誠和贊美,躰現了文人學士對國家的深厚情感。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的文化素養和政治理想。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