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無文重訪鏡園居停懸榻齋立秋後四日別歸省覲賦贈

庭梧墮葉起秋聲,榻冷高齋動旅情。 心逐白雲趨子舍,棹移黃木向仙城。 登堂喜進江魚美,分手悉聽塞雁鳴。 何物如君長對語,銀鉤壁上自縱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樹。
  • 墮葉:落葉。
  • 榻冷:指牀榻無人,顯得冷清。
  • 高齋:高雅的書房或居室。
  • 旅情:旅途中的思鄕之情。
  • 子捨:指兒子的住所。
  • (zhào):船槳,這裡指船。
  • 黃木:可能指黃色的木材,這裡可能指船的顔色或材質。
  • 仙城:指仙境般的城市,這裡可能指詩人曏往的地方。
  • 江魚:江中的魚,這裡可能指美味的魚。
  • 塞雁:指從塞外飛來的雁,常用來比喻遠方的消息或思鄕之情。
  • 銀鉤:指書法中的鉤形筆畫,這裡比喻詩人的書法或詩文。
  • 壁上:指牆上掛著的書法或詩文。
  • 縱橫:自由自在地展現。

繙譯

庭院中的梧桐樹落葉,響起了鞦天的聲音,冷清的高雅書房激起了我的旅途思鄕之情。 我的心隨著白雲飄曏兒子的住所,船兒劃動著黃色的木槳駛曏那仙境般的城市。 在堂上高興地品嘗著江中的美味魚,分手時聽著塞外飛來的雁鳴,心中充滿了離別的憂愁。 有什麽能像你這樣長時間地對話,銀鉤般的書法在牆上自由自在地展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立鞦後四日,詩人在鏡園居停懸榻齋與友人馮無文重逢又別離的情景。詩中通過庭梧墮葉、榻冷高齋等意象,表達了鞦日的寂寥和旅途的思鄕之情。後兩句寫與友人相聚的歡樂和分別時的不捨,以江魚美、塞雁鳴爲媒介,抒發了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感慨。結尾以銀鉤壁上的書法作比,贊美了友人的才華,也寄托了對未來再次相聚的期盼。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