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太守述懷韻

· 鄭真
甘棠陰轉翠簾虛,坐對溪山畫不如。 五彩騰鶱阿閣鳳,九霄變化北溟魚。 斯文共睹分符日,大用還誇發軔初。 可是龔黃循吏傳,他年弗愧史臣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甘棠: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樹,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地方。
  • 陰轉:樹蔭的變化。
  • 翠簾:綠色的簾幕,這裏比喻樹蔭。
  • 五彩:多種顏色。
  • 騰鶱(téng xiān):飛翔的樣子。
  • 阿閣:古代宮殿的閣樓。
  • 九霄:天空的最高處。
  • 北溟:古代傳說中的北方大海。
  • 斯文:文雅,這裏指文化或文學。
  • 分符:古代官員上任時所持的符節,這裏指上任。
  • 發軔:開始,起始。
  • 龔黃:龔自珍和黃宗羲,兩位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
  • 循吏:遵循傳統和規矩的官員。
  • 史臣書:史官所寫的史書。

翻譯

甘棠樹的陰影在翠綠的簾幕間輕輕轉動,我坐在這裏,面對着溪流和山川,這景象比畫中的還要美。五彩斑斕的鳳凰在阿閣上空飛翔,北溟的魚在九霄雲外變化莫測。我們共同見證了文化繁榮的日子,偉大的事業還在起步階段。這就像是龔自珍和黃宗羲那樣的循吏傳記,將來必定不會愧對史官的記載。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讚美和對文化繁榮的期待。詩中「甘棠陰轉翠簾虛」一句,以甘棠樹蔭的變化和翠簾的虛幻,形象地描繪了一個靜謐而美麗的場景。後文通過鳳凰和北溟魚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文化繁榮和偉大事業開始的期待。最後提到龔黃,表明作者希望自己的事業能夠像這兩位歷史上的循吏一樣,被後人銘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和歷史的尊重與嚮往。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