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李道會顏則求着福慶觀記以黃谷二十六詠見示用韻以寄

· 鄭真
清水生肥薦玉池,獨將玄液飲玻璃。 雲爐蘭麝香飄轉,坐對風簾窣地垂。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山:指仙山,比喻高潔之地。
  • 李道會:人名,可能是當時的文人或道士。
  • 顏則:人名,可能是李道會的朋友或同道。
  • 福慶觀:道觀名,供奉道教神祇的場所。
  • 黃谷二十六詠:可能是指黃穀道觀的二十六首詩作。
  • 玄液:指道家煉丹時所用的神祕液體,比喻仙酒或靈藥。
  • 玻璃:古代對水晶或透明寶石的稱呼。
  • 雲爐:指香爐,因其形狀或煙霧繚繞如雲而得名。
  • 蘭麝:蘭花和麝香,常用來形容香氣。
  • 風簾:隨風飄動的簾子。
  • 窣地:形容簾子輕輕垂下的樣子。

翻譯

在清水中生長出的肥美之物獻給了玉池,我獨自品嚐着玄液,彷彿飲下了玻璃般的清澈。雲爐中蘭花和麝香的香氣繚繞飄散,我坐對着風中輕輕垂下的簾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道觀中的清幽景象,通過「玉山」、「玄液」、「玻璃」等詞彙,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詩中「雲爐蘭麝香飄轉」一句,以香氣的飄散來表現道觀的寧靜與神祕,而「坐對風簾窣地垂」則進一步以簾子的輕垂來象徵內心的平和與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道家生活的嚮往和對清淨境界的追求。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